【訪問】民用版碳交易平台 購港水產儲分換獎

2021-07-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近年各國企業為達減排目標而衍生的碳交易,更是急速冒起的龐大市場,不過目前相關碳交易集中在重工業。本地創科公司「地球知源」研發一套市民都可參與的「貼地版」民用碳交易平台,初步以市民購買本地養殖的水產,當中減少入口而節省航空運輸的碳排放量,轉化成一種「碳信用」積分,並透過獨有交易換算平台,到合作的零售商戶及餐廳消費,目標擴展至更多日常減碳生活都可「儲分」,吸引更多合作機構參與,長遠做到同碳交易價格掛鈎。該公司目前以慈善機構形式運作,更計畫讓低收入人士到養殖場打工,儲分換取食物。

提起碳排放交易,對一般市民看似深奧及遙不可及。早年從事礦業生意的陳式立,七年前與環團背景的程詩灝創立「地球知源有限公司」,以慈善機構註冊,研究將環保產業與新興經濟結合。地球知源創辦人陳式立說,碳交易在外國已建立龐大市場,歐盟及內地亦已設立相關系統,但目前碳交易仍局限於排放較多的電廠和重工業,但其實衣食住行都產生碳排放,因此他們研究一套民生應用的碳交易平台「Carbon Credit Excellence」,並簡易地以「積分制」去換取獎賞,冀吸引更多市民參與減碳行動。

為推展該平台,他們以自設水產養殖買賣為起點,早前生態魚蝦科技有限公司透過租賃和合作新界魚塘,養殖港產大閘蟹,而市民日後購買這些大閘蟹,會按照省卻內地空運來港的航空運輸產生之二氧化碳,以及餵飼本地廚餘製成的魚糧,計算兩者相當於賺取約七百克「碳信用」(carbon credit),再按機制賺取「碳信用積分」。他們透過合作夥伴的電子錢包平台,將積分換算成消費額,首階段可在合作商戶購物和餐廳用膳,目前已有逾三十家餐廳、書店、飾品店認可其碳信用積分消費。

陳式立指,下一步擴展至更多應用層面都可儲分,例如購買更多本地出產的漁農產品、低碳飲食、步行或單車代替乘車,這些減碳活動,都可按照換算機制,以減少碳排放量而儲得碳信用積分。

他說,只要夠數十萬人應用這碳交易平台,下一階段,積分將可同國際碳交易價格掛鈎,自由浮動。而下月底至九月初,他們會推出開放式網購平台,消費者屆時就可以用碳信用積分,在相關網站購物。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