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大彈性收生擴至全校
2021-07-16 00:00
中大理學院及工程學院前年首推彈性收生,吸納核心科失手、但具有「既廣且深STEM能力」的尖子,兩屆以來共特別取錄十二人。身兼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處長的王淑英稱,校方有見兩屆反應良好,認為有條件靈活擴大至全校各院系,宣布今屆起推行新安排。她坦言,是次可讓心儀文史哲和社會科學課程的學生受惠,惟礙於學科性質未如STEM學科般容易界定,對選修科或「摘星」數目均未指定要求,「可以確定是,學生對應的學科表現要突出,其他科目亦不能太差,否則對符合門檻入學的學生不公平。」
以往彈性收生只限理、工學院,王淑英指一般學生多是中文或英文科「失手」,跌至未達標的二級,她建議這類核心科目任一未達標的學生,若心儀中大,在放榜後的聯招改選,仍可將其置於首三志願內,「好讓我們有機會將遺珠『撈』出來。」與原先安排相同,學生仍須通過面試,展現能力與熱誠始獲取錄。
比起其他已全面「彈性收生」的大學,中大會否錯失先機?王淑英認為並非如此,她指很多在其他領域有卓越表現的學生,在這些範疇發展抱有很大的熱誠,「新安排對學生來說,也是多一個入學機會。」她亦提到中大支持多元收生,已提出十個以內的課程名單,參與政府明年推行的「學校推薦直接取錄計畫」,即毋須考慮文憑試成績,放榜前已率先取錄,惟最終課程和名額仍待當局確定,相信年底前會有公布。
在入學獎學金以外,中大新學年亦增設「中大校長卓越獎學金」嘉獎新生,首屆將由八個學院各自甄選一名傑出本科新生,頒發五萬元獎勵。王淑英表示,獎學金自大學財政儲備及捐款撥出,各學院將於開學後提名新生角逐,任何途徑入學的本地及非本地生均合資格申請。甄選條件方面,涵蓋學術和非學術成就,如候選人條件相若,家庭經濟狀況亦會被考慮。
針對疫情影響,中大今年再預留款項推助學金,是次設四百名額,資助有家庭經濟困難的應屆聯招新生,每人一萬元,入讀中大的未來四年內,到外地進行交流或服務學習。王淑英指,社會正步向「後疫情」時代,「大學冀在此時勢下裝備我們的學生,鼓勵他們有機會開闊眼界。」她強調此舉並非為「搶學生」,助學金為正領取全額政府書簿津貼、綜援或申明有其他經濟困難的學生而設,最早下周一起可於網上簡單登記。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