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陪女兒學習的兩件小事

2021-05-12 00:00

女兒正讀小學,喜歡閱讀,近日陪她閱讀,有幾件趣事,引起我的聯想,可作分享:

女兒有一本有趣的小書,是兒童版的古典小說《鏡花緣》,用現在的話來說,屬於玄幻神魔文學,但改編者很有心思,原著其實是兩條主線平行敍述的:一條線是講武則天與反對她的人鬥爭,另一條線是講男主角書生唐敖到海外歷險,後來留在海外修仙不歸,天上下凡投生為唐敖女兒的百花仙子,隨之赴海外尋父。

兒童版淡化了第一條講政治鬥爭的故事線,着重在第二條講海外奇聞怪事的故事線,這更適合孩子閱讀興趣。另外,把原著中百花仙子尋找父親的一段省去,變成一個吸引孩子們去閱讀原著找答案的開放性結局,則更顯編者閱讀教學方面的心思。這可是香港本地改編和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兒童版,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真的由衷佩服改編者的巧妙用心。

原著的兩條線不算扣得很緊,彷彿像兩個不太相關的故事在各說各話。儘管學者胡適對此書評價不低,但我是有所保留。中國傳統小說中的神魔小說,公認好的作品其實不多,《鏡花緣》算是一本,但雙線之間的聯繫太鬆散。《封神榜》則是大名鼎鼎,改編為電視劇都不知有多少回了,故事內容堪比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但原著作者過於賣弄文字,每隔幾段就來一首「有詩為證」,不斷打斷閱讀思路。《蜀山傳》則是香港人熟知的,香港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蜀山劍俠傳》,真的不要低估香港在改編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功力,實在不宜妄自菲薄。

端午節快到,不少學校都會趁機講講端午節的歷史和習俗之類,當然也提到了著名的歷史人物屈原,但這裏最大的難題是,女兒問:「為甚麼屈原要跳河自殺呢?」

嘩!這個問題實在太難回答了。第一,這裏涉及生命教育中的死亡問題、自殺問題,屬於德智體群美五育之首的德育,但德育中的生命教育,真的比性教育還要難。

第二,屈原不是普通自殺,而是憂國憂君憂民,憤而自盡。這比一般意義上的生命教育更加複雜,不知該如何對一個小學教育階段的小女孩講述……

幸虧女兒自己轉話題,問道:「屈原姓屈的?」

趕緊轉台,我回答道:「其實他是姓『羋』(粵語讀「美」),屈,是他的氏。古代人的名字不僅僅是姓和名,還細分姓、氏、名、字、號等。另外,『羋』字讀『美』音。」

女兒聽得出神,然後自己寫上「羋」字,估計回學校之後,會向老師和同學們「炫耀」一番的。忽然醒覺,使之能炫其所學,某程度上也是一種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哈哈。

鄧飛

中學校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