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嘉道理:盡力完成2050年碳中和目標

2021-04-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早前提出,在二○五○年達致碳中和,即是全港不再淨排放二氧化碳。對於電力公司來說,可說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計畫。米高嘉道理表示,中電將盡力完成政府的目標,但對電費難免有影響,社會要在環保與負擔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米高嘉道理表示,香港地方雖小,但並不代表再生能源不可行。就以風電來說,可以在海上建立發電設施,然後再把電力傳送到電網。他又說,現時風電、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已顯著下降,可行性較以往為高。

此外,氫氣發電亦是另一種清潔能源的來源,現時中電購置的大型渦輪發電機,除了可以用天然氣推動之外,亦兼容氫氣。

對於政府提出的碳中和目標是否可行,米高嘉道理指出,政府訂出目標,中電自然會跟隨,從以往經驗看,中電往往能達到政府要求,甚至超標完成任務。他又說,政府在處理這件事情上,非常負責任,有聽取持份者以及專家意見。

要改用環保能源,中電難免要投資興建新設備。至於需要動用幾多資金,米高嘉道理說現時難以計算。不過,他舉了一個例子,中電購置一台燃氣發電機組,價值高達十億美元,還未計相關配套措施,可見電力設備是相當昂貴。

米高嘉道理表示,世界愈來愈重視環保,而發電更是較為顯眼的一環。他認為,這最終是清潔能源成本與負擔能力之間的考慮,如果一定要極之清潔的能源,社會可能難以負擔,因此要找一個平衡點。

除了成本,還要確保電力供應穩定,當沒有風力或陽光之時,中電仍要持續供電,這涉及各種備用方案的投資,例如興建大型電池等。斐歷嘉道理補充說,最便宜的發電設備,自然是現時使用中的那些,但如要改變成更清潔的系統,難免有相應成本。

嘉道理家族不但在本港投資電力以及酒店業務,還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包括建立嘉道理農場。家族旗下的半島酒店,亦是推動環保的先驅。

米高嘉道理表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大量身無分文的難民來港,於是家族便和政府合作,建立嘉道理農場讓他們自食其力。其後難民潮停止,農場便轉型,專門研究新品種的家畜及農作物。近年香港農業式微,農場便改為自然保護區,吸引不少遊人,當中的蘭花溫室,論規模亦屬全球前列。農場亦發揮救助受傷動物,以及收容被撿獲走私動物的功能。

斐歷嘉道理補充說,農場曾保育一批珍貴的金錢龜,為了確保不會被盜,還要特別加強保安。

米高嘉道理又指,他一向重視環保,除了中電努力減排之外,旗下的酒店業務,亦早已用各種方法避免浪費,以及盡量用可分解物料,例如飲品的飲管改用可分解的紙飲管等。此外,半島亦是香港首家不提供魚翅的酒店,在保護生態方面創先河。

他續稱,現時香港的環保工作做得不錯,電動車大行其道,連來港的船隻亦要換上較清潔的燃油,反映社會不斷進步。

另一樣令米高嘉道理引以為傲的地方,是中電以及大酒店都有完善的內部訓練機制,讓那些沒有機會取得一紙大學文憑的員工,都可以自我增值以及建立信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