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學會:冀數碼港擴建可培訓創科人才

2021-04-26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投資推廣署的本地初創企業顧問研究顯示,去年香港共有三千三百六十家初創企業,預料到明年將增至四千三百家。數碼港創業學會聯合會長林苑莉表示,新冠肺炎令數碼轉型的速度加快,導致商業電子化及初創企業興起的情況普遍,而香港從事資訊科技的人才嚴重不足,業界需要向來自東南亞的人士招手,冀數碼港第五期發展計畫可培訓更多本地創科人才,以及考慮在新界或九龍區開設更多園區外的共享工作間。

林苑莉指,由於近年本地初創企業數目增加,為初創公司而設的「數碼港培育計畫」名額增至約一百三十個,但仍然難追上二○至二一年超過六百四十宗的申請,而申請數字與一五至一六年相比更上升超過一倍,加上數碼港共用工作間出租率逾九成,顯示僧多粥少的情況已出現,建議數碼港在目前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增撥資源,幫助初創公司未來有足夠空間發展為中小企。

一九年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已率先披露數碼港第五期發展計畫,包括興建六萬六千平方米樓面面積的新大樓。林苑莉認為,數碼港擴建計畫對培訓本地創科人才,及幫助初創公司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例如透過數碼港的平台,能夠協助初創公司建立網絡,結識投資者籌集資金,以及能聯繫大型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產生協同作用的效果等。不過,她希望數碼港擴建第五期的同時,可考慮在新界或九龍區開設更多園區外的共享工作間,而不再局限於荃灣的的共享工作空間,相信對有意發展初創業務的港人帶來更大便利。

被問到資訊科技和創科人手需求由一七年約十一萬人,升至二七年逾十四萬七千人,增幅有近三分一。林苑莉說,因應新冠肺炎於全球肆虐,世界各地的經濟模式均出現轉變,令數碼轉型的速度加快,導致商業電子化及初創企業興起的情況普遍,而香港更是首當其衝,從事資訊科技的人才嚴重不足,業界需要向來自東南亞的人士招手。她說,部分海外國家,例如荷蘭,已把資訊科技納入中一的常規課程,但香港學生在大專至大學課程才接觸與資訊科技有關的科目,坦言香港學生已遲了六年學習資訊科技的知識,建議港府盡早推動資訊科技成為中學的常規課程,以培訓本地人才及填補人手不足的問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