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相爭之局難解 對話踏出積極一步

2021-03-21 00:00

中美結束高層對話,雖然外界看不到會談的實質成果,關係亦無突破,彼此也展示了強硬姿態,特別是中方凌厲反擊引起全球注目,然而能夠完成兩天三場會談,顯示雙方都以較理性態度處理中美之爭,並在坦率而深入的交流後,可清楚對方底線,令中美在博弈中減少誤判、管控分歧,避免爆發如戰爭等雙方都難以承受的惡果,且在一些範疇尋求合作可能,扭轉前總統特朗普要將中美推向完全破裂的危險舉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舉行了中美高層「二加二」會談,由於會後沒有聯合記者會、沒有聯合聲明、沒有訂出下次會面安排,更沒有美媒盛傳的國家主席與美國總統拜登可能舉行「習拜會」的消息,不少分析認為今次中美會談欠缺成果。

溝通處理矛盾 不致破裂反枱

中美過去幾年出現貿易戰、科技戰,特朗普更要向中國發動外交、軍事冷戰,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後亦認為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外交上都威脅到美國全球一哥地位,故不容中國崛起,超越美國,中國則要捍衞主權和領土完整、捍衞自身發展權益、捍衞中國在國際地位,因此中美關係必然處於嚴峻鬥爭格局,這些都不是中美高層會談甚至「習拜會」可以改變的。

然而中美能完成高層會談,實際上已取得成果,並對未來中美關係有良性影響。  成果之一是雙方表達出以理性態度處理中美鬥爭。中美會談在會前開場白期間,美方布林肯炮轟中國,中方楊潔篪強力反擊,用了布林肯五倍發言時間直斥美方打壓別國行為,大挫美方銳氣。中方此舉是有意為之,目的是要建立平等地位,不容只有美國批評中方,中方亦會不客氣地據理反駁,且可藉此測試美方底線,是否願意理性對話。

在特朗普時代,美方只圖非理性地棒打中國,根本沒有與中國對話的誠意,若是前國務卿蓬佩奧遭遇中方狠批,他很大可能翻桌離場,然而布林肯等願繼續坐下去,與中方完成兩天三場、每場九十分鐘的對話,就顯出拜登政府再非特朗普式單邊主義,並認為有些問題須以理性態度直接與中方溝通,正如沙利文所說,美方「帶着清醒的認識來,並帶着清醒的認識離開」。美方能較理性地處理中美矛盾,亦是一個進展。

成果之二,是雙方進行了有效溝通,有望管控分歧,不致各走極端,並在一些範疇建立合作的可能性。美國要遏制中國,中國要反遏制,這是一場嚴峻而漫長的鬥爭,若這場鬥爭發展為對峙式的冷戰,就很容易出現擦槍走火,導致諸如戰爭等惡果,因此在激烈角力之時,中美都須管控分歧。

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有效溝通,若中美只圖展示立場,根本毋須安排高層官員面對面會談,親身接觸可促進有效的溝通。雖然這未必能縮窄重大分歧、大家仍各說各話,但卻可掌握對方的底線,不致出現誤判,引爆戰爭等危機。

鬥爭不可避免 合作仍有可能

有效溝通還有積極的一面,就是在對雙方有利的範疇,謀求合作的可能。美方願花長時間與中國對話,皆因除了要就分歧問題表達意見,亦與中方商討了伊朗、朝鮮、阿富汗、氣候等領域,謀求在共同利益議題上合作。事實上中方一直願與美國合作解決地緣政治、氣候、抗疫、挽救全球經濟等問題,只是特朗普對此不屑一顧。若中美能啟動一些合作議題,將有助紓緩緊張關係。

中方在會後公布說,中美進行了坦誠、深入、長時間、建設性的溝通,對話是及時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這肯定了今次會面的最大成果,就在於雙方有效溝通的積極意義。

       中美嚴峻鬥爭雖不可避免,但在今次中美高層對話中,可看到拜登有意修正特朗普單邊主義做法,願與中方建立理性博弈環境,實行該鬥爭的鬥爭、可合作的合作,管控雙方分歧,避免觸發大危機,這對中美和全世界始終是好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