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新通識科改革的根本之處

2021-02-03 00:00

去年底,教育局宣布改革通識教育科,並提出十項改革方向。今個月,「重新冠名委員會」成立,對未來這個新通識科的科目名稱、課程綱要和考評要求,作重新改革。

坊間關於這場改革,意見固然有很多,但筆者認為,說一千、道一萬,其實歸根到柢一件事最為重要:未來這一門仍舊維持必修必考的核心科目,到底要達到甚麼教育目標。或者再簡單一些來說,透過學習該門學科,我們期望學生能夠學會甚麼。正如,如果提到中國歷史科,你對中國歷史再怎麼缺乏了解,也不會不明白甚麼叫做「中國歷史科」,也一定明白透過這門學科,學生將會學習了解中國歷史知識。

通識教育科尷尬之處恰恰在於,當通識科老師向其他人提及「通識教育科」之時,各方人士,包括家長、社會人士,甚至其他學科的老師,卻是無法從這個學科名字中了解到這門學科到底教些甚麼,學生到底學些甚麼。一萬個人,對甚麼是「通識教育科」可以有一萬種理解。另外,儘管當年官方課程人員一再強調,高中通識教育科與各所大學的通識教育沒有任何關係,前者是Liberal Studies,後者往往稱為General Education,可是誰叫兩者中文名字一樣啊,難怪人家相互聯想,以為相關啊。學科名字的「抽象」,自然導致學科內容人言言殊,那麼到底學生在學甚麼,到底這門學科的教育宗旨是期望學生掌握甚麼知識,通識科課程文件上提及的教育目標是所謂希望學生能夠「擴寬視野」,也自然是含糊不清,似有若無了。

因此,筆者對新通識科最大的期望是,到底這門學科的教育目標是甚麼﹖到底希望學生在學習完這門學科之後,能夠掌握甚麼知識?這一點能不能明確指出,而不能再是各有各講。所謂名實相符,當「實」明確了,「名」也就是學科名稱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根據各方報道所見,未來這門學科的內容可能包括憲法、基本法教育,又包括當代國家發展的內容,當然也包括香港的內容等等,但原有的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的內容就會略去,而科學與科技的內容不知是否保留。筆者要強調的是,如此龐雜的內容,從法治教育到當代國情教育都包含其中,那麼不同內容彼此之間是一個甚麼樣的聯繫?這一點要在課程綱要裏面闡述清楚,正如中國歷史科也分開政治史(歷代王朝治亂興衰和近現代史)、文化史和本地歷史,彼此之間雖然分開不同章節來教學,但相互關聯還是明確的。同理,新的通識科課程內不同部分的內容,相互之間到底甚麼聯繫?即使是沒有必然聯繫,也應該說明清楚。正如以前舊會考課程的經濟及公共事務科,經濟部分的內容與公共事務部分的內容,其實沒甚麼聯繫。學習和應考之時,不必擔心把兩部分內容結合來命題出卷。

鄧飛

中學校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