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威廣場爆疫 C室住戶撤離

2021-01-2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疫情升溫,再有大廈因喉管問題爆疫而要緊急撤離。早前已被列入強檢名單的佐敦金威廣場累計有十人確診。涉及五個確診單位中,有四個單位來自C室,疑有垂直傳播。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環保署及衛生防護中心人員昨到場視察,不排除大廈出現煙囪效應,令帶病毒的空氣在喉管內向上升出現傳播。雖然大廈喉管未有肉眼可見的破裂,但當局仍會安排大廈的C單位住戶撤離至檢疫中心。

佐敦金威廣場昨新增三個單位,共三人確診。連同早前的確診個案,大廈累計五個單位共十人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首先發病的是五樓C室,患者於任職的清潔公司受到感染,其後再將病毒傳至六樓C室、七樓C室、十七樓C室。換言之,該大廈共有四個C室住戶中招,疑有垂直傳播;另一宗個案在五樓A室單位,患者沒有病徵,於周三接受檢測時結果呈陽性。

專家昨進入相關單位視察,環保署空氣科學組首席環境保護主任梁啟明表示,單位內的喉管完好無缺,並沒有出現裂縫等,但署方須深入調查喉管的接駁位,以及用儀器探測會否有肉眼無法看見的泄漏情況。

袁國勇認為大廈出現垂直式傳播並產生煙囪效應,他表示患者在洗澡時產生溫暖的濕空氣,若住戶的喉管有看不見的破裂,會經過糞渠或通氣管上升,若其他住戶的喉管同樣有裂縫,病毒微粒便能因此傳播至室內。另外,抽氣扇亦可能把空氣抽出至天井,形成煙囪效應,令病毒飄入屋內的機會更大,因此建議C單位即日撤離。

對於早前有尼泊爾家庭一家三口檢測出現假陰性,袁國勇指患者首兩次檢測均進行鼻腔和喉嚨拭子檢測,但鼻腔拭子能抽取的病毒細胞未夠多,至於喉嚨拭子的敏感度只是鼻咽拭子的七成。除此以外,病毒載量亦會隨着時間增加而減少,接受檢測的時間拖延得愈久,驗出假陰性機會就愈高,病人同時亦會失去處方抗病毒藥物的黃金機會。他另指,最佳的檢測方式應是鼻咽拭子和喉嚨拭子測試,或是深喉唾液檢測。不過進行鼻咽拭子檢測時,採樣人員須把拭子放進鼻腔深處,或會令市民不適或流鼻血,所以須平衡市民的接受程度及負責採樣人員可承受風險等。

油麻地碧街十五至二十七號A的情況也值得關注,大廈昨再新增一宗個案,累計三十九宗。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大廈內有不少劏房,中心會再到大廈檢視,查清楚有沒有同劏房的住戶仍未送往檢疫,大廈喉管會交由屋宇署檢查。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