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上京商惠港措施 涉灣區金融創科發展

2020-10-13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原定明日宣讀的《施政報告》將會押後至下月底前公布,與此同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出席明日舉行的深圳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但她解釋,押後原因是本月下旬要前往北京參與部委的協調會議,爭取中央支持她主動提出的一系列惠港措施,涵蓋大灣區、金融及創科發展。她強調自己是「等到」昨日收到中央回應再公布決定,中間要平衡想不想有份更有內涵的《施政報告》,又反問既然報告聚焦於提振經濟,而自己有機會爭取到中央政策支持,「係咪一定要咁固執在指定日子讀《施政報告》,然後令市民失望呢?」她認為值得多等一會,為社會帶來更大振奮。

林鄭月娥表示,經過嚴重疫情,內地經濟已經快速地「V」形反彈,認為香港經濟要復甦離不開中央的支持,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企業、專業和個人尋找經濟增長的機會。因此她早前梳理一系列措施,希望中央考慮及支持。

她說剛於周末收到中央通知,由於有關措施涉及範圍非常廣泛,不是單一部委可以決定,希望她在十月二十日之後啟程前往北京參與一些部委協調會議,親自與相關部委研究,才能夠得到中央最終指示這些項目和政策是否可以支持。她認為若今年《施政報告》能包含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對港人恢復經濟信心和為商業活動注入新動力都非常有裨益,決定押後公布《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強調,看到香港經濟大受衝擊,非常主動地梳理一系列政策建議尋求中央支持,自己亦可隨便選一日公布《施政報告》,不認同自己「被動」。她透露,有關建議以經濟與民生為主,例如社會希望疫情穩定後有方便人員兩地往來的措施。而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可落實很多商貿或專業服務、金融開放的措施;亦有聚焦本港金融與內地更多互聯互通措施;又希望創科發展上有中央政策及深港合作支持。另外,國家的「十三五」規劃賦予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角色,所以她在航空事業方面亦提出了一些措施。

問及為何拖到昨日才公布,會否令人覺得要到深圳見國家主席得到指示後才能推出《施政報告》。林鄭月娥反駁,自己沒有「拖至」昨日才宣布,而是「等到」昨日,因自己亦是周末才收到中央通知要求赴京。而製作《施政報告》的過程中,香港要更好地融入國家及大灣區發展大局,與中央有一定磋商是必不可少,但不等於整份《施政報告》是要交由中央批准才能夠公布。

面對記者連番質疑倉卒押後,她說明白在兩天前做決定會引來很多揣測及批評,「但為了香港好、為了有機會令市民可以重振他們對香港的信心,我願意承擔、願意作這個決定。」她又形容爭取落實中央支持香港措施的做法正是「一國兩制」的精髓,中央關心香港是義無反顧,在兩制內由特首提出,非按中央規劃如何走,正是「一國兩制」意義所在。

林鄭月娥否認自己到深圳會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僅接獲通知前往深圳只是出席明日的慶祝大會。她又說,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香港既是「貢獻者」,亦是「受惠者」,香港企業早期到深圳投資;中期作一個連繫人角色,幫助深圳企業「走出去」,亦引入了一些資金;近年深港在創新科技、創意產業等有多方面合作;到今日為止,香港仍然是深圳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有大約八萬家香港企業在深圳經營。她希望未來深港合作可更上一層樓。林鄭月娥離港期間,由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署理行政長官職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