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抗疫大勝星洲 保戰果要捱痛

2020-04-17 00:00

香港與新加坡向來都互相比較,兩地疫情自然也成焦點,據最新數字,「雙城」正朝相反方向發展,香港確診數字持續回落至單位數,新加坡則連日暴升,感染人數大大「領先」。雖如此,港府與公眾絕不可自滿鬆懈,反而應切實探討彼此策略之得失,找出差異原因,據此制訂更有效的防疫措施,遏止病毒突圍反彈。

香港昨確診個案減至僅一宗,是近月最少,且是留英學生,非本地感染。新加坡昨天新增病例則達七百二十八宗,再破紀錄,十分駭人,且連續多天都達三位數字,令累積個案增至四千四百二十七宗,與香港的一千零一十七宗相比,差距愈來愈大。更須注視的,是新加坡確診者多屬本地感染,而香港大部分有外遊記錄,源於社區傳播的較少。

為保經濟 出招比香港遲

值得思考的是,新加坡政府向來以行政管理效率高見稱,而且政治阻力小,作決定可更快,為何控制疫情反不及香港?新加坡大學公共衞生學系的教授提供了一個答案,他指政府過於着重維持經濟運作,忽略了國民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作用,所以當香港於一月決定全港學校停課及大部分政府人員在家工作時,新加坡學生仍繼續上課,政府部門也如常工作,市面基本如常,直至四月上旬才採取較嚴厲措施。

香港限制市民社交接觸,實施得更廣泛,也更早,新加坡憂慮影響經濟,開始時搖擺不定,不想去到盡,結果「輸蝕」了。其實香港政府初期制定防疫措施時,同樣擔心打擊經濟,只因疫情洶湧而至,不得不作出取捨,行得較快。

兩地另一不同處,是香港市民對沙士記憶猶新,故疫情剛爆發就人人戴上口罩,對衞生高度緊張,而新加坡民眾防疫意識較低,日常生活戒備鬆懈,政府直至本月才規定國民都要戴上口罩,以至病毒能乘虛而入。

社會對病毒防範不足,更導致當地一些外勞聚居和工作的地方,出現爆發潮。外勞在擠逼環境一起居住、幹活,又欠缺防疫常識,終於一發不可收拾。香港的外傭很少聚居,而同住的僱主早就作出勸喻,故至今未出現感染群組。

近日新加坡政府已實施比香港更嚴厲的限制,包括關閉所有非必要場所一個月,並呼籲所有國民留家,同時對外「封關」,希望以鐵腕遏止疫情惡化,但效果如何仍待觀察。

防疫鬆懈累事 引以為鑑

「雙城」抗疫比較,對香港有幾點啟示:首先,對確診數字放緩不可過分樂觀,病毒傳播的風險仍大,只要「包圍圈」破漏,疫情隨時暴升,所以政府與市民都要繼續保持高度作戰狀態。

基於此,「限聚」規例何時停止,仍須謹慎考慮,雖然這令許多行業「很痛」,但為了避免疫情反覆,咬緊牙關多捱一陣,仍有必要。

在入境管制方面,現時所有由外地到港的人士,都要接受病毒檢測,這對防止病毒流入,十分有效,應該繼續。內地與歐美疫情正趨於緩和,相信新增確診病例應可保持於低水平,但市民仍須耐心自律,才可保持香港抗疫的出色戰果。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