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男子定時排便沒先兆 一檢查已中晚期大腸癌 醫生籲3情況宜照大腸鏡

2024-05-24 00:00

大腸癌|男子定時排便沒先兆 一檢查已中晚期大腸癌 醫生籲3情況宜照大腸鏡
大腸癌|男子定時排便沒先兆 一檢查已中晚期大腸癌 醫生籲3情況宜照大腸鏡

即使定時排便,也有患大腸癌的風險?一名60歲男子排便習慣規律,除了偶爾腹脹外,沒任何明顯症狀,但經檢查後確診大腸癌中晚期。可如何及早發現?醫生提醒,有3類人宜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以證實病情是否與大腸癌有關。

男子定時排便沒先兆 一檢查已中晚期大腸癌

胃腸肝膽科醫生林相宏在Facebook專頁分享個案指,曾遇過兩名60歲的長者,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其後照大腸鏡,證實確診患上大腸癌。分別屬於早期、中晚期。其中,一名六旬男患者排便習慣規律,亦沒有其他明顯症狀,只是偶然腹脹,惟照大腸鏡後卻證實患上中晚期大腸癌。

大腸癌12大症狀+5大成因⬇⬇⬇

大腸癌徵狀
大腸癌徵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大便後仍有便意
大便後仍有便意
無故體重下降
無故體重下降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
疲倦
疲倦
心跳加速
心跳加速
氣喘
氣喘
面色蒼白
面色蒼白
頭暈
頭暈

 

大便變幼是大腸癌症狀?

排便習慣改變是常見的大腸癌警號。林相宏醫生指,若發現大便形態變得像擠牙膏般幼細,其實已意味著腫瘤已經大到阻塞整個腸道,預後較棘手。

林醫生指出,不少長者把大便出血當作痔瘡出血,然後以「鴕鳥心態」逃避進一步檢查。他指出,若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確診大腸癌的機率為5%,有50%機率會演變為有大腸癌風險的腺瘤性瘜肉。

據本港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早期的大腸癌或全無症狀。大腸癌常見症狀包括:

  1.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2.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大便後仍有便意。
  3. 無故體重下降。
  4.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5. 身體出現貧血徵狀: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同場加映】大腸癌成因/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及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及高危因素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缺乏體能活動
缺乏體能活動
肥胖
肥胖
飲酒
飲酒
吸煙
吸煙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症」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過往有大腸瘜肉
過往有大腸瘜肉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3類人要盡快照大腸鏡

有人以為,只要重驗大便隱血測試,直至結果呈陰性即可,但林相宏醫生強調絕對不行,並表示有逾33%早期大腸癌患者,糞便經重驗一次會顯示正常。

因此,他建議大便隱血陽性的患者宜在3個月內盡快再進行大腸鏡桃查確認病情,當中包括以下3類高危人士:

  1. 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人士
  2. 曾長有3顆以上腺瘤型腸癌瘜肉或1厘米以上息肉的人士
  3. 出現大腸癌相關症狀的人士,如體重下降、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出血等

大便隱血測試與大腸鏡檢查有何分別?林相宏醫生表示,大便隱血測試有利全民推廣,而大腸鏡檢查則準確度較高,特別是針對早期大腸癌或是扁平型瘜肉。

本港有何大腸癌篩查方法?何者最方便?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本港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包括大便隱血測試、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據現有研究顯示,暫未有足夠數據證實哪一種篩查方法較為優勝。

大便隱血測試 VS 大腸鏡檢查 VS 乙狀結腸鏡檢查⬇⬇⬇

本港常見大腸癌篩檢方法
本港常見大腸癌篩檢方法
大便隱血測試
大便隱血測試
常見的大便隱血測試分為以下兩種
常見的大便隱血測試分為以下兩種
愈創木脂測試
愈創木脂測試
若大便有血液,血液會令試紙的顏色轉變。
若大便有血液,血液會令試紙的顏色轉變。
由於部份食物或藥物可影響測試結果,所以會建議事前避免進食某些食品(例如:豬紅、紅肉、西蘭花和南瓜等)和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以提高準確度。
由於部份食物或藥物可影響測試結果,所以會建議事前避免進食某些食品(例如:豬紅、紅肉、西蘭花和南瓜等)和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以提高準確度。
除了飲食限制,這個測試須收集3個大便樣本作檢測。
除了飲食限制,這個測試須收集3個大便樣本作檢測。
免疫化學測試
免疫化學測試
這項測試是使用抗體來檢測大便隱血。相對愈創木脂測試,免疫化學測試所需要的大便樣本較少,在採集大便樣本前亦没有任何飲食限制,而每次只需收集1至2個大便樣本。
這項測試是使用抗體來檢測大便隱血。相對愈創木脂測試,免疫化學測試所需要的大便樣本較少,在採集大便樣本前亦没有任何飲食限制,而每次只需收集1至2個大便樣本。
即使樣本只隱藏微量的血,隱血測試也可檢測出來,樣本有隱血即表示腸道有出血現象。
即使樣本只隱藏微量的血,隱血測試也可檢測出來,樣本有隱血即表示腸道有出血現象。
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
為現時檢查下消化道的最佳方法。全長1.6米的幼管可檢查整條大腸,過程需時15分鐘至1小時。
為現時檢查下消化道的最佳方法。全長1.6米的幼管可檢查整條大腸,過程需時15分鐘至1小時。
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乙狀結腸鏡檢查
乙狀結腸鏡檢查
醫生會把一條附有攝錄鏡頭、長約60厘米的儀器從肛門放入大腸內,檢查大腸壁。檢查範圍只覆蓋至結腸的下半部分。
醫生會把一條附有攝錄鏡頭、長約60厘米的儀器從肛門放入大腸內,檢查大腸壁。檢查範圍只覆蓋至結腸的下半部分。
檢查程序跟大腸鏡檢查大致相同,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或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檢查程序跟大腸鏡檢查大致相同,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或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大腸癌篩查方法:大便隱血測試

大便隱血測試較簡單和方便的測試,只需在家按指示,以工具採集少量大便樣本作化驗。常見的大便隱血測試分為兩種:

1. 愈創木脂測試

  • 這項測試是使用化學試劑來檢測大便隱血。若大便有血液,血液會令試紙的顏色轉變。
  • 由於部份食物或藥物可影響測試結果,所以會建議事前避免進食某些食品(例如:豬紅、紅肉、西蘭花和南瓜等)和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劑)以提高準確度。
  • 除了飲食限制,這個測試須收集3個大便樣本作檢測。

2. 免疫化學測試

  • 這項測試是使用抗體來檢測大便隱血。
  • 相對愈創木脂測試,免疫化學測試所需要的大便樣本較少,在採集大便樣本前亦没有任何飲食限制,每次只需收集1至2個大便樣本。
  • 即使樣本只隱藏微量的血,隱血測試也可檢測出來,樣本有隱血即表示腸道有出血現象。

大腸癌篩查方法:大腸鏡檢查

  • 為現時檢查下消化道的最佳方法。全長1.6米的幼管可檢查整條大腸,過程需時15分鐘至1小時。
  • 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醫生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 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
  • 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大腸癌篩查方法:乙狀結腸鏡檢查

  • 醫生會把一條附有攝錄鏡頭、長約60厘米的儀器從肛門放入大腸內,檢查大腸壁,檢查範圍只覆蓋至結腸的下半部分。
  • 檢查程序跟大腸鏡檢查大致相同,檢查之前,必須服用瀉藥清理腸道,並應進行低渣飲食。
  • 醫生或會處方鎮靜劑和止痛藥,以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適。檢查期間,醫生可抽取組織樣本進一步化驗和切除瘜肉。
  • 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刺穿腸道、嚴重出血和切除瘜肉所引起的併發症,但這些情況很罕見。

總括而言,大便隱血測試為非入侵性檢測,較為方便,卻可能無法檢測到沒有出血的腫瘤,所以需要定期進行大便隱血測試作為檢測大腸癌。大腸鏡能檢查整條大腸,最為清楚,發現瘜肉時更可即時切除,但可能會有出血和穿腸風險。故檢查前可與醫生商討,以作最合適的方案選擇。

延伸閱讀:狂放屁是大腸癌先兆?出現1種屁味即求醫 醫生解構正常放屁次數

正常放屁次數
正常放屁次數
正常人每日放屁次數大約為5至25次
正常人每日放屁次數大約為5至25次
平均每人每日放屁約15次
平均每人每日放屁約15次
 如果一日放屁超過25次,可能是以下情況所致:
如果一日放屁超過25次,可能是以下情況所致:
腸道蠕動速度太快
腸道蠕動速度太快
腸道產生過量氣體
腸道產生過量氣體
患大腸癌症狀
患大腸癌症狀
患大腸癌症狀
患大腸癌症狀
患大腸癌症狀:糞便帶有血液
患大腸癌症狀:糞便帶有血液
患大腸癌症狀:糞便變得越來越細
患大腸癌症狀:糞便變得越來越細
患大腸癌症狀:糞便帶有大量黏液或發出惡臭
患大腸癌症狀:糞便帶有大量黏液或發出惡臭
患大腸癌症狀
患大腸癌症狀
患大腸癌症狀:排便習慣改變
患大腸癌症狀:排便習慣改變
患大腸癌症狀: 排便前嚴重腹部絞痛
患大腸癌症狀: 排便前嚴重腹部絞痛
患大腸癌症狀: 有便意但感覺排不乾淨
患大腸癌症狀: 有便意但感覺排不乾淨

 

 

延伸閱讀:研究證1種早餐食物易致大腸癌 多吃6類食物減風險

大腸癌研究結果
大腸癌研究結果
2種食物會增加直腸癌風
2種食物會增加直腸癌風
酒精
酒精
酒精飲品中的「乙醇」是大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因其代謝產物乙醛已被國際研究機構評定為人類致癌物。
酒精飲品中的「乙醇」是大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因其代謝產物乙醛已被國際研究機構評定為人類致癌物。
白麵包
白麵包
研究結果發現,攝取白麵包會增加大腸直腸癌風險,由於白麵包屬於精製穀物,而吃大量白麵包可能會攝取較少量的全穀物和纖維。
研究結果發現,攝取白麵包會增加大腸直腸癌風險,由於白麵包屬於精製穀物,而吃大量白麵包可能會攝取較少量的全穀物和纖維。
全穀物是許多維他命、礦物質和多酚等植物化學物質的主要來源,有助抗癌,並通過多種潛在機制影響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全穀物是許多維他命、礦物質和多酚等植物化學物質的主要來源,有助抗癌,並通過多種潛在機制影響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6種食物防止患大腸癌
6種食物防止患大腸癌
纖維
纖維
鈣
鎂
磷
錳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資料來源:林相宏醫生(獲授權轉載)、衞生署

---

相關文章:

大腸鏡檢查|大腸癌年奪2300命!大腸鏡多久照一次?一文看清檢查項目/流程/費用

大腸鏡檢查痛嗎?有後遺症?清腸吃甚麼?醫生教檢查前後飲食/恢復方法

一年近6000港人確診大腸癌!醫生嚴選17種超強食物防大腸癌 更降血糖防便秘

大腸癌「有樣睇」?脂肪集中1部位易患腸癌 研究揭1種身型最高危 附自測症狀方法

大腸癌|36歲男忽略大便1問題 確診直腸癌半年逝 看大便6特徵可自測風險

夫妻吃飯常配1種菜 1年內先後患大腸癌 揭3大飲食易中招

大腸癌篩查計劃揭2900港人中招 2種屁味是警號?一文看清症狀/成因/參加方法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參加《星島申訴王》「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即有機會贏走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2張或SMARTECH智能煮食鍋! https://bit.ly/3V7t3o7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