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變紅是腫瘤還是腎病症狀?醫生拆解血尿4大成因

2024-05-10 00:00

小便變紅是腫瘤/腎病症狀?醫生拆解血尿4大成因
小便變紅是腫瘤/腎病症狀?醫生拆解血尿4大成因

尿液顏色異常,不要忽視,例如小便呈紅色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號。有醫生列出血尿4大主要成因,有機會與腎病、腫瘤等相關,提醒須注意伴隨出現的其他症狀,及早求醫檢查。

小便變紅是腫瘤/腎病症狀?醫生拆解血尿4大成因

泌尿外科醫生邵郁鏵在Faceboo專頁撰文,拆解血尿4大成因。他提醒,血尿是反映身體不同的感染或疾病的警號。由於傷及組織,才會導致尿液帶血,而這些疾病通常會伴隨其他症狀。

血尿成因是甚麼?⬇⬇⬇

血尿成因
血尿成因
泌尿系統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
可能涉及尿道、膀胱、腎臟感染,通常由細菌引起
可能涉及尿道、膀胱、腎臟感染,通常由細菌引起
尿液中的血液通常由於感染而引起的組織炎症或損傷,尿液可能會呈鮮紅或粉紅色
尿液中的血液通常由於感染而引起的組織炎症或損傷,尿液可能會呈鮮紅或粉紅色
伴隨尿急、頻尿、灼熱感等症狀
伴隨尿急、頻尿、灼熱感等症狀
尿路結石
尿路結石
指在腎臟、輸尿管、膀胱或尿道的結石,通常由鈣、尿酸、草酸或其他化學物質組成
指在腎臟、輸尿管、膀胱或尿道的結石,通常由鈣、尿酸、草酸或其他化學物質組成
當結石移動時,可能會損傷泌尿系統或導致血尿
當結石移動時,可能會損傷泌尿系統或導致血尿
通常會伴隨著急性劇痛,尿液也會呈混濁或粉末狀
通常會伴隨著急性劇痛,尿液也會呈混濁或粉末狀
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
包括腎絲球病變,或其他系統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風濕免疫疾病等)引起腎臟相關的疾病
包括腎絲球病變,或其他系統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風濕免疫疾病等)引起腎臟相關的疾病
當腎絲球受損,就可能導致血尿的現象
當腎絲球受損,就可能導致血尿的現象
若合併有蛋白尿或者腎功能異常,可考慮腎臟切片檢查
若合併有蛋白尿或者腎功能異常,可考慮腎臟切片檢查
泌尿道腫瘤
泌尿道腫瘤
腫瘤可能在膀胱、腎臟或其他泌尿系統器官中形成,傷及組織,導致血尿
腫瘤可能在膀胱、腎臟或其他泌尿系統器官中形成,傷及組織,導致血尿
腫瘤生長本身也可能造成血管增生,後續導致血尿的現象
腫瘤生長本身也可能造成血管增生,後續導致血尿的現象
依據腫瘤的不同位置,其他症狀可能出現如排尿困難、腹部疼痛、尿液異味等
依據腫瘤的不同位置,其他症狀可能出現如排尿困難、腹部疼痛、尿液異味等

 

 

血尿4大成因

1. 泌尿系統感染

  • 可能涉及尿道、膀胱、腎臟感染,通常由細菌引起。
  • 尿液中的血液通常是因感染而引起的組織炎症或損傷而出現,尿液可能會出現鮮紅色或粉紅色。
  • 其他症狀:伴隨尿急、頻尿、灼熱感等症狀。

2. 尿路結石

  • 指在腎臟、輸尿管、膀胱或尿道的結石,通常由鈣、尿酸、草酸或其他化學物質組成。
  • 當結石移動時,可能會傷及泌尿系統或導致血尿。
  • 其他症狀:伴隨著急性劇痛,並且尿液呈現混濁或粉末狀的外觀。

3. 腎臟疾病

  • 包括腎絲球病變,或其他系統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風濕免疫疾病等)引起腎臟相關的疾病。
  • 當腎絲球受損後,可能導致尿液中出現血尿的現象。
  • 其他症狀:若合併有蛋白尿或者腎功能異常,可考慮腎臟切片檢查。

4. 泌尿道腫瘤

  • 腫瘤可能在膀胱、腎臟或其他泌尿系統器官中形成。這些腫瘤可能損傷組織,導致血尿。
  • 另外,腫瘤生長本身也可能造成血管增生,後續導致血尿的現象。
  • 其他症狀:依據腫瘤的不同位置,還可能會出現其他症狀,例如排尿困難、腹部疼痛、尿液異味等。

邵郁鏵醫生提醒,如果已經有出現血尿的情形,須盡快尋求專科醫生詳細檢查,確定成因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泌尿道感染可致血尿 如何有效預防?

泌尿系統感染、尿路結石及腎臟疾病等都有機會導致血尿,常見症狀、預防方法等到底有何分別?當中,尿道炎屬泌尿道感染的一種。根據本港衛生署資料,女性患病的風險較男性高,且大多數由細菌感染所引起。若沒經適當治療,細菌可能會進入腎臟,甚至造成腎功能永久受損。

泌尿道感染8大症狀+預防方法⬇⬇⬇

泌尿道感染症狀
泌尿道感染症狀
尿頻但只有小量尿液排出
尿頻但只有小量尿液排出
小便灼痛
小便灼痛
尿液帶血
尿液帶血
小腹脹痛
小腹脹痛
發熱、作嘔等
發熱、作嘔等
泌尿道感染預防方法
泌尿道感染預防方法
保持衞生
保持衞生
注意如廁後拭抹方向
注意如廁後拭抹方向
注意房事衞生
注意房事衞生
避免含香料的清潔液
避免含香料的清潔液
避免穿著緊身不透氣的褲
避免穿著緊身不透氣的褲
多喝清水
多喝清水
避免習慣忍尿
避免習慣忍尿

 

腎結石為何導致血尿?甚麼人最高危?

根據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網頁資料,腎結石是結集於腎臟的石化物,主要成因是尿液中水分量太少,容易造成尿路系統中的沉澱物出現飽和,逐漸形成結石。按其位置可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及膀胱結石等。

腎結石一般沒有明顯痛楚,惟結石掉到輸尿管造成堵塞,就可能會出現絞痛、噁心、嘔吐、感染、寒顫、腰痛,甚至尿液帶血。除了長期飲水不足,高鹽及高蛋白飲食都會增加結石的風險,痛風患者及30歲以上男士亦屬較高危一族。

腎結石6大症狀/成因/高危人士⬇⬇⬇

腎結石症狀
腎結石症狀
腎結石症狀:大多沒有明顯的腎石病徵或腎石痛
腎結石症狀:大多沒有明顯的腎石病徵或腎石痛
腎結石症狀
腎結石症狀
腎結石症狀:絞痛
腎結石症狀:絞痛
腎結石症狀:噁心
腎結石症狀:噁心
腎結石症狀:嘔吐
腎結石症狀:嘔吐
腎結石症狀:感染及寒顫
腎結石症狀:感染及寒顫
腎結石症狀:腰痛
腎結石症狀:腰痛
腎結石症狀:尿液帶血
腎結石症狀:尿液帶血
腎結石的成因/風險因素
腎結石的成因/風險因素
腎結石的成因
腎結石的成因
腎結石的成因
腎結石的成因
腎結石高風險一族:30歲以上男士
腎結石高風險一族:30歲以上男士
腎結石高風險一族:高鹽和高蛋白質的飲食
腎結石高風險一族:高鹽和高蛋白質的飲食
腎結石高風險一族:代謝性疾病,如:痛風
腎結石高風險一族:代謝性疾病,如:痛風

 

 

腎衰竭不止排血尿 嚴重恐致尿毒症

至於腎病及慢性腎衰竭,醫管局指出初期症狀除了血尿或蛋白尿,也可能會出現混濁、赤痛、頻密、不暢順、排出小沙石等小便異常。

當腎功能降至腎功能衰竭階段(少於正常機能的25%),可能會引發尿毒症,嚴重可引起高血壓、氣喘、水腫(足踝或眼皮浮腫),甚至神智不清、抽搐或昏迷。多喝清水、注意個人衞生、飲食少鹽、避免亂吃藥等日常習慣,均有效預防腎病。

腎病/慢性腎衰竭初期/尿毒症徵狀⬇⬇⬇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初期症狀
腎病及慢性腎衰竭初期症狀
小便帶血 / 茶色尿 (血尿)
小便帶血 / 茶色尿 (血尿)
小便帶泡沫 (蛋白尿)
小便帶泡沫 (蛋白尿)
小便混濁 (尿感染)
小便混濁 (尿感染)
小便赤痛、頻密
小便赤痛、頻密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小便感困難、不暢順
小便排出小沙石
小便排出小沙石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多尿、尿量減少、夜尿
腰腹疼痛
腰腹疼痛
足踝或眼皮浮腫
足踝或眼皮浮腫
血壓高
血壓高
當腎功能降至腎功能衰竭階段(少於正常機能的25%),可能開始有尿毒症癥狀
當腎功能降至腎功能衰竭階段(少於正常機能的25%),可能開始有尿毒症癥狀
尿毒症徵狀:夜尿、尿量減少
尿毒症徵狀:夜尿、尿量減少
尿毒症徵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尿毒症徵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尿毒症徵狀:疲倦、臉色蒼白 (貧血)
尿毒症徵狀:疲倦、臉色蒼白 (貧血)
尿毒症徵狀:皮膚痕癢
尿毒症徵狀:皮膚痕癢
尿毒症徵狀:高血壓
尿毒症徵狀:高血壓
尿毒症徵狀:氣喘
尿毒症徵狀:氣喘
尿毒症徵狀:水腫 (足踝或眼皮浮腫)
尿毒症徵狀:水腫 (足踝或眼皮浮腫)
尿毒症徵狀:神智不清、抽搐、昏迷
尿毒症徵狀:神智不清、抽搐、昏迷
預防慢性腎衰竭方法
預防慢性腎衰竭方法
多喝清水以保持足夠尿量,可預防腎石及尿道炎。
多喝清水以保持足夠尿量,可預防腎石及尿道炎。
注意個人衛生,免受尿道感染,女性及小孩為較易受尿道感染者。
注意個人衛生,免受尿道感染,女性及小孩為較易受尿道感染者。
注意飲食,避免進食過量鹽份、肉類,曾患腎結石者應避免高鈣、草酸的食物。
注意飲食,避免進食過量鹽份、肉類,曾患腎結石者應避免高鈣、草酸的食物。
勿亂服用藥物,如風濕止痛葯、抗生素等。
勿亂服用藥物,如風濕止痛葯、抗生素等。
預防其他疾病引起之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必須適當控制血糖及血壓。
預防其他疾病引起之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必須適當控制血糖及血壓。
各類尿道阻塞疾病必須及早矯正,如及早清除腎石、設法找出腎石原因。
各類尿道阻塞疾病必須及早矯正,如及早清除腎石、設法找出腎石原因。
定期檢查身體及檢驗小便,可及早發現腎病,如有血尿、蛋白尿等,需及早治療。
定期檢查身體及檢驗小便,可及早發現腎病,如有血尿、蛋白尿等,需及早治療。
及早治療腎病,如腎炎。
及早治療腎病,如腎炎。

 

 

延伸閱讀:長期忍尿恐血尿休克失禁 10大可怕後果

忍尿10大恐怖後果
忍尿10大恐怖後果
第10名:下腹痛與腰痛
第10名:下腹痛與腰痛
可致腰椎過度彎曲
可致腰椎過度彎曲
第9名: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
第9名: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
影響括約肌導致尿道狹窄
影響括約肌導致尿道狹窄
第8名:慢性前列腺炎
第8名:慢性前列腺炎
細菌進入前列腺
細菌進入前列腺
可致排尿或射精疼痛
可致排尿或射精疼痛
第7名:泌尿道結石與血尿
第7名:泌尿道結石與血尿
因尿液變過度濃縮所致
因尿液變過度濃縮所致
可能會出現劇痛甚至急性腎損傷
可能會出現劇痛甚至急性腎損傷
第6名:頻尿急尿與尿失禁
第6名:頻尿急尿與尿失禁
導致神經功能失調及肌肉失調
導致神經功能失調及肌肉失調
第5名:泌尿道感染
第5名:泌尿道感染
忍尿超過6小時引起細菌繁殖
忍尿超過6小時引起細菌繁殖
可引起腎炎、膀胱炎等
可引起腎炎、膀胱炎等
第4名:突發性血壓升高
第4名:突發性血壓升高
交感神經受刺激,致血壓升高
交感神經受刺激,致血壓升高
第3名:慢性腎衰竭
第3名:慢性腎衰竭
腎功能受損,腎臟萎縮恐須終生洗腎
腎功能受損,腎臟萎縮恐須終生洗腎
第2名:膀胱憩室
第2名:膀胱憩室
因膀胱壁受損
因膀胱壁受損
膀胱憩室可致癌
膀胱憩室可致癌
第1名:膀胱破裂
第1名:膀胱破裂
或須手術治療
或須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10大傷腎壞習慣 忍尿亂吃保健品增洗腎風險

傷腎行為第6至10位
傷腎行為第6至10位
傷腎行為第10位 使用錯誤容器飲用食水
傷腎行為第10位 使用錯誤容器飲用食水
傷腎行為第10位
傷腎行為第10位
傷腎行為第9位 錯誤進補、吃保健品
傷腎行為第9位 錯誤進補、吃保健品
傷腎行為第9位
傷腎行為第9位
傷腎行為第8位 久坐不運動
傷腎行為第8位 久坐不運動
傷腎行為第8位
傷腎行為第8位
傷腎行為第8位
傷腎行為第8位
傷腎行為第8位
傷腎行為第8位
傷腎行為第7位 忍尿
傷腎行為第7位 忍尿
傷腎行為第7位
傷腎行為第7位
傷腎行為第7位
傷腎行為第7位
傷腎行為第6位 常吃零食、加工食品
傷腎行為第6位 常吃零食、加工食品
傷腎行為第6位
傷腎行為第6位
傷腎行為第6位
傷腎行為第6位
傷腎壞習慣第1至5位
傷腎壞習慣第1至5位
傷腎壞習慣第5位 濫用止痛藥、抗生素/成藥
傷腎壞習慣第5位 濫用止痛藥、抗生素/成藥
濫用止痛藥、抗生素/成藥影響
濫用止痛藥、抗生素/成藥影響
用藥建議
用藥建議
傷腎壞習慣第1至5位
傷腎壞習慣第1至5位
傷腎壞習慣第4位 高壓/熬夜
傷腎壞習慣第4位 高壓/熬夜
高壓/熬夜影響
高壓/熬夜影響
減壓/睡眠建議
減壓/睡眠建議
傷腎壞習慣第3位 吸煙/空氣污染
傷腎壞習慣第3位 吸煙/空氣污染
吸煙/空氣污染影響
吸煙/空氣污染影響
建議
建議
傷腎壞習慣第2位 高油鹽糖飲食
傷腎壞習慣第2位 高油鹽糖飲食
高油鹽糖飲食影響
高油鹽糖飲食影響
飲食建議
飲食建議
傷腎壞習慣第1位 飲水太少
傷腎壞習慣第1位 飲水太少
飲水太少後果
飲水太少後果
飲水建議
飲水建議

 

資料來源:褲子裡的大象不想睡 泌尿外科邵郁鏵醫師香港衞生署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醫院管理局

---

相關文章:

小心透明尿 飲水過多恐中毒 8種尿液顏色反映健康狀況

港婦排血尿揭患膀胱癌 靠1治療方法免切膀胱

女星1飲水習慣致如廁排血尿 患膀胱炎險致腎臟永久受損

28歲女常吃1種藥 腎功能如80歲老人 醫生揭10個習慣易傷腎

女子吃維他命C致腎衰竭 醫生揭原因+教4招逆轉 飲咖啡可養腎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