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保方法|遇地震要怎樣做?室內/室外/搭車/自駕遊自救方法 心急逃跑最危險

2024-04-05 00:00

地震自保方法|遇地震要怎樣做?室內/室外/搭車/自駕遊自救方法 心急逃跑最危險
地震自保方法|遇地震要怎樣做?室內/室外/搭車/自駕遊自救方法 心急逃跑最危險

地震自保/花蓮地震|地震怎樣做?港人兩大熱門旅遊地點日本及台灣,在這星期接連發生地震。若旅行時遇上天災,應該如何應變?最重要切勿心急逃跑!本文整理了日本、台灣的防災資訊以及香港消防處應急避險外遊資料,提供在室內、室外、搭車時、自駕遊時期間,遇上地震時的自救保命措施,減低受傷或受困風險。

台灣花蓮地震10人喪命 2天內餘震近500次

大地震過後要小心餘震!台灣花蓮在4月3日發生黎克特制7.2級地震,根據台灣中央氣象署資料,截至今日(5日)下午3時,已發生超過500次餘震;當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亦公布,是次天災已造成10死、1113人受傷。此外,日本福島縣外海也於當地4日的中午12點16分左右,發生6級地震,所幸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也無引發海嘯之危險。

點擊看花蓮403地震災情:

花蓮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花蓮天王星大樓嚴重傾斜。(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今日(5日)開始清拆。(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今日(5日)開始清拆。(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相片來源:中時新聞網)
地震發生時,位於花蓮的一間一棟大樓瞬間塌下。
地震發生時,位於花蓮的一間一棟大樓瞬間塌下。
位在一樓的早餐店面當場消失,所幸事發當時在店內用餐的17位顧客,全部緊急往外衝、逃過一劫。(網上圖片)
位在一樓的早餐店面當場消失,所幸事發當時在店內用餐的17位顧客,全部緊急往外衝、逃過一劫。(網上圖片)
花蓮地震後迅速設立避難所,供災民入住。(網上圖片)
花蓮地震後迅速設立避難所,供災民入住。(網上圖片)
意外成為日本網民關注焦點,在社交社群上轉傳。(網上圖片)
意外成為日本網民關注焦點,在社交社群上轉傳。(網上圖片)
網上流傳車cam畫面,蘇花公路蘇花改出口巨石滾下擊中汽車。(網上圖片)
網上流傳車cam畫面,蘇花公路蘇花改出口巨石滾下擊中汽車。(網上圖片)
場面驚險(網上圖片)
場面驚險(網上圖片)
該車被一顆巨石擊中車尾,後方車輛見狀緊急倒退,30秒內歷經生死瞬間。(網上圖片)
該車被一顆巨石擊中車尾,後方車輛見狀緊急倒退,30秒內歷經生死瞬間。(網上圖片)
地震後,有漁民拍到宜蘭地標龜山島的「龜首」崩塌。(網上圖片)
地震後,有漁民拍到宜蘭地標龜山島的「龜首」崩塌。(網上圖片)
所幸當時並無船隻靠近。(網上圖片)
所幸當時並無船隻靠近。(網上圖片)
花蓮縣秀林鄉台九線上的知名景點崇德隧道口,因為地震的關係,出現大量落石。(網上圖片)
花蓮縣秀林鄉台九線上的知名景點崇德隧道口,因為地震的關係,出現大量落石。(網上圖片)
網上流傳畫面顯示,公路滿佈落石。(網上圖片)
網上流傳畫面顯示,公路滿佈落石。(網上圖片)
目前該路段已經封閉通行。(網上圖片)
目前該路段已經封閉通行。(網上圖片)

 

 

旅行遇地震如何保命?室內/室外/搭車/自駕遊自救方法

旅行期間遇到地震,應該如何保命?《星島頭條》整理了日本東京防災手冊、台灣中央氣象署地震防護宣導資料,以及香港消防處應急避險外遊手冊,提供的地震應對及避難時的須知:

地震自救措施1:身處室內(房間/浴室百貨公司/地下街/機場等

  • 保持鎮定,以「趴下、掩護、穩住」為核心觀念,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盡快躲在堅固傢俬或桌子下。不要光著腳行走,並盡可能皮鞋、皮靴,以免被碎片割傷。
  • 切勿靠近窗戶,以防玻璃震破。
  • 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因可能會被翻倒或掉下來的東西砸到。待搖晃停止後再行動,並留意四散的碎片。
  • 若身處浴室,處於裸露狀態時更易受傷,應以臉盆等物品擋住頭部,以免被四散的鏡子或燈泡碎片割傷,同時即刻離開浴室;在廁所時也應立即開門,以免受困。
  • 若身在百貨公司、超市或便利店,多加注意飛散的商品或倒下的陳列架,使用購物籃保護自己,並移動到樓梯的休息台或柱子附近。
  • 地下街可能會停電,切勿恐慌或著急地衝往逃生出口,容易受傷,應靠著柱子或牆壁旁等往停止,保持冷靜,不要被物件砸到。移動時靠著牆壁步行。
  • 身在劇院、大廳或露天體育場時,因場館人數眾多,切勿驚慌失措湧到安全出口,應依照場內廣播或工作人員指示撤離。
  • 機場發生倒塌的危機雖較低,但仍要注意玻璃或天花板掉落的東西,避免被砸傷。
  • 高樓大廈的樓層越高,晃動越劇烈,身為遊客不熟悉樓層環境,應先移動到升降機附近,並壓低身體,留意大樓廣播。如果在升降機內則要按下所有樓層,在門打開的任何一層先離開升降機。若被困其中,則使用緊急呼叫按鈕求救。
  • 萬一被困房間內或瓦礫下,身體無法移動時,持續大喊大叫會消耗體力,也可能會吸入有害塵埃,可能導致生命危險。應使用硬物敲打門、牆壁或水管,或吸響哨子,發出較大聲音,或者打開電筒,引起救援人員注意。用枕頭或被子保護頭部,避免被玻璃碎片傷到。

地震自救措施2:身在戶外(大街/橋上或行人隧道/郊外/海岸等

  • 站立於空曠處或騎樓下,不要慌張地往室內衝。
  • 注意頭頂上方可能有招牌、盆栽、瓦片等掉落,也遠離大廈外牆或玻璃。
  • 遠離興建中的建築物、電線桿、圍牆、未經固定的販賣機等,避免觸電或受傷。
  • 若在橋上或行人隧道,應鎮靜迅速地離開。
  • 若身在大街,應移動至公園等安全地帶;若沒時間逃到寬敞的地方,也應進入抗震性較高及較新的鋼筋水泥結構建築物,避免恐慌擁擠造成危險,保持冷靜。
  • 若在郊外,應遠離崖邊、河邊、海邊,找空曠的地方避難。山上有機會發生山泥傾瀉,將人活埋,因此要迅速遠離斜波或山崖,後續的餘震或降雨,也會增加危險。
  • 在小島或海岸地區,巨大的海嘯可能比地震早幾分鐘就出現。發生海嘯時,應通知周圍的人立即逃往高處,或到海嘯避難所。

地震自救措施3:搭車時(車站/車廂

  • 在車站時,盡快移動到附近的柱子,蹲下來等待停止搖晃。注意不要從月站掉下,也不要走到路軌上,小心不要被墜落的物件砸到。人群可能會蜂擁跑上地面,造成恐慌及危險,應按照車站工作人員指示行動。
  • 若在人滿為患的地鐵、捷運或電車車廂裡,發生緊急剎車時,人體因為慣性而跌倒,與他人發生衝撞。坐著的人士應以手袋護著頭部,站著的人則應壓低身體,保護自身安全,緊握扶手或吊環,雙腳分開努力站穩,避免摔倒。當搖晃停止時,按照工作人員指示行動。

地震自救措施4:自駕遊時(高速公路/大橋/隧道等

  • 駕駛時勿緊急剎車,尤其是身處高速公路時,避免造成衝撞。緊握方向盤,打開應急燈,注意前後車距逐漸減速,將車輛停靠路邊或廣場。
  • 關閉引擎,在地震搖晃未結束前,不要離開車子,打開收音機掌握地震消息及災情。
  • 離開車子前,把車匙留在車內,不要鎖上車門,以便緊急車輛通過時可移開車子,在車內留下聯絡方式,帶備隨身貴重物品。
  • 若身處大橋上,老舊的大橋可能有所損壞,注意搖晃方式,減速過橋。
  • 身處隧道時,注意天井和牆壁可能會崩塌,若能看到前方出口,應以低速駛離,若處於較長的隧道當中,應靠左停車(日本),把車匙留在車上,從緊急出口逃生。
  • 重新開車上路時,應注意路旁懸吊物、看板、招牌,避免餘震招致災害。

外遊遇地震如何求助?記得3個電話號碼

在港入境署及內地外交部也有設立24小時求助熱線,供香港居民及中國公民在境外遇事時求助。此外,外遊時遇上緊張情況,也可使用免費的國際求救電話號碼,以獲得當地緊急救援機構的即時協助。

  1. 香港入境事務事「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24小時求助熱線:+852 1868。港人在境外,包括內地,如果遇上事故或天災,可致電求助。
  2.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24小時熱線:+86 10 12308。為中國公民在海外遇事時及時提供專業的指引和幫助;該中心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把香港居民的求助個案轉介入境事務處的「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跟進。
  3. 國際求救電話號碼112:旅途中如遇上緊急情況,可撥打國際求救電話號碼112求助。只要流動電話有電,並且接收到任何流動網絡訊號,即使沒有插入SIM卡,亦能夠免費撥打112求助。該電話號碼的語音應答系統會將來電轉駁至所在國家的緊急救援電話中心,以便提供即時協助。

 

延伸閱讀:旅行特別易病?12招防水土不服

外遊時防水土不服方法
外遊時防水土不服方法
外遊前準備
外遊前準備
隨身攜帶一些常用藥,如感冒藥、暈車藥、腸胃藥、止痛藥、自身疾病藥物及外用藥等,以備不時之需。
隨身攜帶一些常用藥,如感冒藥、暈車藥、腸胃藥、止痛藥、自身疾病藥物及外用藥等,以備不時之需。
出發前一周:開始每天服用益生菌,增強腸道免疫力,減少水土不服而引起的腸胃功能失調。
出發前一周:開始每天服用益生菌,增強腸道免疫力,減少水土不服而引起的腸胃功能失調。
到達目的地後:服用維他命C和其他保健食品幫助增強身體免疫力。
到達目的地後:服用維他命C和其他保健食品幫助增強身體免疫力。
飲食貼士
飲食貼士
盡量選擇與原本口味相近的食物,保持飲食清淡,多吃低刺激性及容易消化的食物。
盡量選擇與原本口味相近的食物,保持飲食清淡,多吃低刺激性及容易消化的食物。
飲用煮沸過的水
飲用煮沸過的水
注意冰塊衞生
注意冰塊衞生
選擇瓶裝或包裝飲品
選擇瓶裝或包裝飲品
避免在衞生情況欠佳的攤販購買食物
避免在衞生情況欠佳的攤販購買食物
避免食用生肉、生海鮮及生蛋
避免食用生肉、生海鮮及生蛋
水果應去皮食用
水果應去皮食用
避免吃未經巴士德消毒的奶製品
避免吃未經巴士德消毒的奶製品
注意食物食用期限
注意食物食用期限

 

 

延伸閱讀:旅行搭車搭飛機坐太久易有機艙症候群 8招減風險

8招減機艙症候群風險
8招減機艙症候群風險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補充水份多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補充水份多
避免血栓形成
避免血栓形成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攝取適量的魚油
保護心血管
保護心血管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保持充足的睡眠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保持充足的睡眠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定時進食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定時進食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下飛機後曬太陽
補充維他命D
補充維他命D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限制酒精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限制酒精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 限制咖啡因攝入量
避免引起焦慮
避免引起焦慮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不要過量飲食
減機艙症候群風險方法:不要過量飲食

 

資料來源:日本東京防災手冊台灣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香港消防處

---

相關文章:

英女皇逝世|英女皇外出常備心臟除顫器 本港逾900地點設AED助心臟驟停者急救(附詳情)

行山急救|動物昆蟲引致受傷 留意正確處理方法

去旅行易便秘?醫生揭4大成因 搭飛機也有關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