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健園|女人之苦 不止於子宮下垂 骨盤底器官脫垂

2022-07-04 00:00

女性盤底肌肉鬆弛,有機會導致骨盤底器官脫垂,當中最令婦女關注的該是子宮下垂,乃其中一種骨盤底器官脫垂。女士遇上此症常因尷尬而諱疾忌醫,然而卻有機會加深病情,出現尿失禁、出血等風險。今期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專家細數其影響,並詳述各種治療方法及風險,幫助女性解決「不能說的秘密」。


年長或順產成誘因

子宮是不少女士最關注的身體部位,但其實盤腔之內還有其他器官,並悉數由骨盤底肌肉承托,所以當此部位肌肉出現鬆弛,多個器官都有可能出現脫垂現象。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陳丞智醫生表示,骨盤底器官脫垂一般可分幾種,「陰道屬於立體的器官,陰道前方是尿道及膀胱,中間是子宮,後方為直腸,故若盤腔前方下垂便屬於膀胱下垂。中路位置則會出現子宮下垂,也有部分女性曾接受子宮切除手術,有機會形成陰道穹窿。至於後方,則屬直腸下垂。」在各種骨盤底器官脫垂中,一般以膀胱下垂最為常見,而說到子宮和直腸下垂的普遍性,香港婦女則以罹患子宮下垂居多。

陳醫生指出,許多原因都會引致器官脫垂,如女士年紀大,更年期後缺乏雌激素,便會令盤底肌肉韌帶鬆弛。另外長期咳嗽,經常提起重物引致腹部長期受壓,也是成因之一。至於經陰道順產的婦女,出現下垂的機會亦會偏高。「有研究指出,婦女若採用陰道生產,平均約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機會出現提肛肌破損,有可能增加下垂風險,而若分娩時曾使用產鉗輔助,患器官下垂的風險會高出數倍。」


陰道托改善病情

陳醫生又稱,以往普遍認為華人社會較少出現骨盤底器官下垂,原因基於華籍婦女對此症感到尷尬,難以啟齒求醫,但其實八十、九十歲的女性,一生中有百分之十三的機會要接受盤底器官脫垂治療,根據香港婦產科專科學院資料,現在每年均會進行約五百多宗與盤底器官下垂相關的手術。

說到器官下垂的病徵,患者一般在下腹及陰道位置會有下墜感覺,並有可能觸摸或看到陰部有器官外露,甚至因此而引致出血,大小便也同樣有機會受到影響。「如屬膀胱下垂,程度輕微者有可能出現壓力性尿失禁,較嚴重的病人則可能因尿道傾斜或受其他器官壓逼而令致小便困難,部分人或要自行將器官推回體內才可成功排泄。另外患者大便時愈發用力排便,反而有可能令下垂器官更加凸出,導致排便不清或覺排便困難。」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溫綺琪醫生說,器官下垂會按程度分為四級,第一、二程度時器官會分別留在陰道內或到達陰道出口,至於第三、四級,則已凸出於陰道出口,或是整個子宮或器官反出體外,醫生會按嚴重程度,為病人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案,其中程度輕微患者,只需進行觀察或接受保守性治療,較嚴重患者則可安排試戴陰道托或以手術治療。溫醫生說:「陰道托會放置在陰道內,藉以承托子宮或膀胱而不致外露,此方法可改善小便困難或子宮墜出體外引致不適等病徵。」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