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人到中年易血压高 中西医防范之道

2020-09-17 17:41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颇高,多见于四十岁以上患者,本病晚期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脑血管病与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神经系统紊乱
  高血压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引起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如因泌尿系统、心血管、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高血压,称为症状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须与本病区别。

慎察临牀表现
  当在休息状态或放松身体时,持续性血压增高或非同日多次(三次以上)检测血压达到或超过正常上限,即常规血压测量持续超过140/90mmHg,便属于高血压。高血压病症状轻重相差很大,轻者可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被发现。一般常见的症状有头晕、眼花、头痛、耳鸣、烦躁、心悸、肢体麻木、失眠、健忘等。后期由于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可有相应的临牀表现。若晚期形成高血压心脏病,放射 检查可见左心肥大。部分患者中、晚期可伴发冠心病,或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时,可有多尿、夜尿、蛋白尿、管型尿、尿比重下降等表现,进一步则发生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或出血,即为中风。

  脑血管循环障碍或水肿时,可使颅内压升高,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昏迷惊厥等,即为高血压脑病。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治疗多以滋肾平肝、潜阳熄风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减少或避免脑、肾的并发症。

了解个中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属内伤病范畴。情志失调、先天禀赋不足、劳倦、饮食失衡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本病。若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久郁化火,以致肝火上炎;日久则耗损肝阴,下及肾阴,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而致本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肾精亏虚,肾阴不足则肝阴失养、肝阳偏亢;或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致痰湿内蕴,或过食肥腻,损伤脾胃,痰湿内生,均可导致高血压病中种种变端。

小心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当注意掌握以下三点,一是辨清病理性质,掌握阳亢与阴虚,标实与本虚的主次;二是区别病理因素,标实为主者,分清风、火、痰的主次兼夹;三是审察脏腑病机,本虚为主者,当辨别肝、肾、心的主次。

‧肝阳上亢
症状:头痛、头胀、头昏、眩晕、面红目赤、口乾口苦、烦躁,或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 藤饮加减。
针灸处方:风池、太冲。酌情选配太阳、曲池、阳陵泉、行间。
穴方简释:足少阳胆经布于头之两侧,足厥阴肝经上达巅顶,二脉互为表里。故方中取风池、太冲,清泄肝胆火热之邪,此为主穴。太阳配风池,潜阳而治眩晕头痛。阳明经多气多血,故配曲池以调气血;又配阳陵泉、行间,以助泄肝胆实火。

‧肝风上扰
症状:头目眩晕、肢麻、筋惕肉、头痛、耳鸣。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
治法: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针灸处方:风池、太冲、百会。酌情选配合谷、曲池。
穴方简释:风池为治疗风证之要穴,与太冲、百会相配亦能清泄肝风。太冲和合谷相配,名为「开四关」,可平肝阳、调气血、通经络;取曲池以利关节,祛风湿,调气血,亦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肝肾阴虚
症状:眩晕、耳鸣、健忘、目涩、口乾、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肢指发麻、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针灸处方:风池、三阴交、太溪。酌情选配百会、曲池、肝俞、肾俞、太冲。
穴方简释:肝肾同源,肾阴亏损可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则亢阳上逆。方中取三阴交、太溪补益肝肾之阴,并配肝俞、肾俞滋补精血以固其本。取风池、百会、太冲以潜镇肝阳,辅以曲池引血下行以治其标。

小心预防及护理
1. 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生活有规律,注意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适当体育活动,如散步、练习太极拳、咏春等。
2. 保持乐观开朗情绪,避免精神刺激,维持心理平衡,心胸开阔,遇事勿忧。
3. 避免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并需要保证摄取足够营养,戒绝烟酒。
4.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自灸足三里、悬钟、曲池等穴。必要时以艾灸配合用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