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笔由衷|责任

2021-12-09 08:00

台湾一只比特犬咬死三岁小童,比特犬极大可能被判处安乐死,引起民意极大反弹。

事情起因是:小童母亲因故外出,留下小童及外祖母在家,小童趁外祖母不留意,进入邻家前院,遭一只用铁链锁住的比特犬咬死。

 事发初期,民众反应两极,有些认为小童家长需负全责,狗狗在自家院中且被绑住,狗狗及饲主均属无辜。另一些人认为,比特犬是极危险犬种,根本不应该养在家中,且人命比狗命重要,一旦出事,毫无疑问应该将狗人道毁灭。

几天后,一个邮差放了段视频上网,画面中是同一只比特犬。邮差说他当日第一次见到这只比特犬,后者表现痴缠烟韧,更撒娇惹抱。

视频一出街,舆论几乎一面倒为狗请命,有人相信这么乖的狗咬人,一定是受到挑衅。狗狗在自家院中,且已被铁链绑住,若受到挑衅,反击乃职责所在,因此而被判死刑,实属无辜。

比特犬是性格凶残的狗,应不应该养在民宅、养在民宅需接受怎样的约束,政府需要有严格规管。上述例中,比特犬已经被铁链捆绑在自家前院,擅闯者似是那个三岁小童。

放任那么小的孩子到处走动,最大的责任人是小童的家长。当日小童不好彩遇到了邻家的比特犬,即使邻家无狗,三岁小童出街乱跑,也极有机会遇上其他危险。所以,为狗请命的人不少。

在某些国家,家长疏忽照顾未成年儿童,令儿童意外死亡,怎么说都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因为大意失去了孩子,虽然很值得同情,但因为家长的疏忽而令孩子丧命,家长当然不应该置身事外,而应负起应负的责任。

高慧然

 

然笔由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