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俄划红线 美发警告 本轮普拜会是俄乌局势缓和「最后机会」

2021-12-08 13:00

时隔5个多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再度「见面」。香港时间7日晚23时许,备受关注的俄美视频峰会开始,这是一场闭门会谈。

在西方舆论深陷「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狂想之际,此次普拜会被视为拜登上台十个多月以来「风险最高的一次政府首脑对话」,关乎乌克兰的国家命运。但对于会谈成果,外界普遍预期不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7日也直言,没有必要期待有任何突破,因为当前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

峰会前,美方仍然不遗馀力造势,有官员6日声称,拜登将向普京发出警告,如果他下令「入侵」乌克兰,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将切断俄与国际金融系统的联系,并寻求对其「最亲密」的夥伴实施直接制裁。

「俄罗斯从来没有计划攻击任何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7日强调,「但我们有自己的‘红线’。」

12月7日,普京在位于索契的总统官邸与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描述说,会谈开始时,普京向拜登微笑致意,后者表示,希望他们下次能够面对面会晤。这是双方首次使用受保护的视频专线。据俄罗斯《观点报》7日报道,此举确保俄美总统能够讨论最重要、保密性很高的议题。该专线此前就已经建好,但仅进行过工作测试,两国领导人尚未使用过。今年6月,普京和拜登曾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一次「小范围会谈」。

美国总统拜登警告俄罗斯总统普京说,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面临强有力的经济制裁等措施。
白宫方面表示,拜登总统就俄罗斯在乌克兰周边增加军事部署表达了美国与欧洲盟友的深切关注。拜登明确表示,「如果出现军事升级,美国与盟友将用强有力的经济和其它措施做出回应。」

白宫说,拜登总统同时重申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呼吁缓和局势,恢复外交,并表示将与盟友和夥伴国家密切磋商。

白宫说,两位领导人交谈了几乎整整两个小时。

俄罗斯政府暂时只有简单的回应,俄罗斯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之间的通话是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说,鉴于欧洲紧张的异常升温,普京与拜登通话就很重要。他在通话前表示,「我们期待与美国发展良好和可预测的关系。俄罗斯从未想要进攻任何人,但我们有我们的关切,我们有我们红线。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7日在普拜会开始前表示,俄方将明确阐述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处理方法——乌克兰基辅政权应该履行其在明斯克一揽子措施框架下承诺的义务。

峰会前一天,华盛顿密集进行一系列协商活动,包括与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领导人磋商,表达对「俄在乌克兰边境附近集结军事力量的共同担忧」,强调「外交是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

据美媒报道,会谈期间,拜登会推动通过外交途径缓解乌克兰问题的紧张局势,与此同时对普京发出警告。「他在白宫战情室坐下来进行这次安全议题通话时会详细阐述,若乌克兰遭攻击,俄罗斯将如何受到惩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引述白宫官员的话说,美国倾向于采取「强有力的经济制裁」「支持乌克兰军队」「大幅增加对北约盟国支持」等多种措施。《纽约时报》称,白宫讨论了一些「极端」措施,包括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结算系统之外,以及对俄银行进行一系列限制,「就像在制裁伊朗时采取的措施一样」。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

多家外媒援引美国官员6日的话称,在俄罗斯采取「入侵」行动的情况下,如果美国的东欧盟友提出派遣更多部队和增强作战能力的要求,那么华盛顿将作出回应,但它「并不寻求将自身置于一种境地——其军队被直接用于莫斯科和基辅之间的冲突当中」。

对于美媒披露华盛顿对俄制裁的新计划,佩斯科夫7日表示「不予评论」,「我们不知道这是虚假消息还是某人故意泄露」。他说,最近几天有很多「情绪化的表述」,有关华盛顿将支持受「侵略」的乌克兰的说法是「如此狂热」,这些是「缺乏理智的做法」。

佩斯科夫强调,尽管峰会前华盛顿的一些做法产生负面影响,但俄美会谈的意义仍然存在,「关键是,无论如何都要对话」,「我毫不怀疑,我们的总统已准备好向其美国同行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倾听美方的担忧,给他一个适当的解释」。

据俄罗斯塔斯社7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贾巴罗夫认为,美方释放这些信息是为了在峰会前渲染「局势升级」,这样只要谈判有任何进展,都将被视为拜登取得的突破。俄政治学家阿萨福夫也对「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说,拜登想要在外交政策上取得胜利,以提振自己不断下滑的国内支持率,并缓和内部政治紧张局势。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科尔图诺夫认为,俄美领导人的立场不太可能调和,「他们唯一可能同意的是,相关各方都要克制」。

美国兰德公司专家查拉普对《金融时报》说,这或许是俄乌局势走向缓和的「最后机会」,「要么重啓外交,要么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更高」。

深喉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