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家教育」 装备中学生迎向挑战|教研并进

2024-10-27 12:35

以「企业家教育」 装备中学生迎向挑战|教研并进
以「企业家教育」 装备中学生迎向挑战|教研并进

坊间一直有讨论认为香港中学教育制度过度强调考试,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世代,文凭试课程或未能涵盖对于学生创新、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软技能」的培养。此外,早年新冠疫情爆发,明显削弱了学生的社交情意发展的能力。一项本地调查指出,近8成受访学生表示,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在疫情下变得疏离,更有6成家长反映子女的表达能力不如以往。


增强创意解难及社交情意

面对以上挑战,笔者的研究团队提议在中学课程全面引入「企业家教育」,藉此提升学生的创意解难能力(Creative Problem-solving),以及社交情意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企业家与创业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沟通和合作,还须激励他人。「企业家精神」则是一种勇于主动面对、运用创新精神解决困难的态度。这些正是香港教育现行体系下的学生所缺乏的特质。

本港现有的企业家教育大多会邀请商界专业人士作嘉宾分享,较系统化的课程则采用体验式学习。尽管企业家教育早已引入香港,但针对其对学生社交情意学习成效的学术研究依然罕见。

为此,笔者的研究团队于去年与沙田区一间第一派位组别的中学合作完成一项企业家教育计划,并进行行动研究,希望能够设计一套切合香港中学生能力及未来发展的系统化课程和训练指引。


课程设计切合中学生

研究计划共有35名学生参与训练,当中24人参与了整个为时5星期的研究过程。除了接受15小时的培训,学生亦须在完成课程前进行模拟商业汇报,并在校庆活动中设计活动摊位,展示创新成果。

研究团队设计的企业家教育课程的学习成果可以分为认知、技能及情意3个层面,对应心理学中的3大重要范畴。培训计划参考国际性企业家教育研究,设计主要课题如商业模型、企业家精神、团队管理等,并根据本地中学生的现况和需要进行改良。

课程亦渗入团队生产力组织及沟通心理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同理心、领导能力、冲突管理,以及团队角色理论,促进其情意及社交发展。

15小时的课程主要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框架作为主轴,让学生经历制作创新商品的5个步骤,包括:同理心建立(Empathy)、问题定义(Ideation)、创意构思(Solution)、原型设计(Prototype),以及测试(Testing)。而这个设计思维框架刚好跟创意解难四视点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软技能」显著提升

同学在反思报告中所提及的内容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创业相关的「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进步。老师对同学由零到一的创造力表示惊叹,又特别称赞他们在模拟商业创投汇报中能够像企业家一样,自信地演讲提案。

至于「软技能」方面,研究团队在课程前后进行了量性研究,透过问卷了解同学在企业家精神、领袖能力等社交情意方面的学习成果。结果显示,同学在课程中展现的创业能力、领导力,以及同理心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课程结束后,研究团队访问了5名学生和2名负责老师,他们表示,课程对学生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及沟通、决策与解难,以及创新创意方面均有正面影响。

一名同学指课程不乏领导学概念的讲授及实践,还包括团队合作、冲突管控、演说等软技巧培训,并表示这些技巧「对待人处世有莫大裨益」。负责老师则表示,同学们均能展现其解难及创新思维,他们设计的活动摊位大受欢迎,指「课程对改善同学们的解难能力可见一斑」。

研究初步证实企业家教育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交情意发展,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多元发展提供支持,补充和增润传统教育。

笔者的团队未来将会继续研究并改良课程,例如提出将课程作为校本课程项目之一,及推行企业家教育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大胆创新、勇敢解难,成为下一代的领袖和栋梁。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生及皓创空间创办人邓皓阳、冯皓天;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讲师马嘉言博士高级讲师锺耀斌博士

延伸阅读:

亲子榄球 对ADHD孩子及其家长的帮助|教研并进

社会工作者挑战跨性别偏见|教研并进

提高青少年归属感 包容及高质量活动成关键|教研并进

大学与未来想像:学术企业主义之再思和政策启示|教研并进

音乐治疗 助自闭症孩童打开社交大门|教研并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