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青少年心底话 携手拥抱正向精神健康|港医讲医

2024-09-06 11:55

听听青少年心底话 携手拥抱正向精神健康|港医讲医
听听青少年心底话 携手拥抱正向精神健康|港医讲医

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杀日,15至24岁青少年的自杀率从2014年的6.2%骤升至2022年的12.2%,显示青少年精神健康亟需关注。根据联合国定义,青少年(Youth)是指15至24岁的年轻人,即「Z世代」。这个年龄层的用语独特,他们会说自己「emo」(情绪波动)、「vibe」(感觉)不是太好、「chill」(减少做事的时间)等。除了语言不同,这个年龄层的情绪健康症状亦可以和成人不一样,例如,可能表现出较「忟憎」,但是家长可能误以为子女在发脾气;或表现出无法专心,家长则可能认为子女缺乏学习动力。75%的精神疾病,首发年纪回溯至25岁前;而青少年时期的发病会影响学业和工作能力,这段时间也是做人生决定的分水岭,所以在这一阶段提供专业的精神健康指导及早干预至关重要。


青春告别式:支援服务可调适

在香港,青少年达到18岁,精神健康服务将直接由儿童及青少年科转至成人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青少年不仅未必能适应「成人」这一称呼,成人科的心理治疗服务、诊症时间、病房环境,以及可转介的服务范畴也截然不同。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是否应该有更多调适空间呢?


陪伴诉心声 治疗时机勿拖延

2023年香港一项流行学调查显示,近半数照顾者即使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有临牀精神疾病症状,仍不愿向专业人士求助。家长可能担心精神科治疗会放大子女的问题:面对这些「青春期」问题,只要子女愿意坚强一点点挺过去,不就是可以吗?对子女来说,这可能代表父母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情绪需要,导致情绪被否定,更何况,这可能拖延治疗黄金时机。


慎防患社恐 建自我勿扰模式

社交媒体渗透了「Gen Z」的社交模式。然而,一些社交媒体用户或会精心策划自己的生活作宣传,青少年在这个年纪未必能够辨识背后的意图,不其然把自己的生活和他(她)们作比较,被他(她)们影响自我价值。「他人即地狱。」社交媒体的影片集中在短短的2、3分钟内,难以避免地使焦点流于表面。

事实上,他(她)是他(她),你(你)是你(你),何需把你(你)的真实自我与他(她)的表面比较呢?要厘清个人空间并设定界线,培养个人平静的修养,才是建立自我价值不受外界影响的基础。


与其自我确诊 不如见字医病

随着社交媒体上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加,笔者注意到一个趋势而感到担忧:一些人对精神病的标签化过于严重,误以为只要出现一两个症状就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不自觉地对号入座,自我确诊,造成过度焦虑。例如,在网络搜寻器中输入感冒症状,搜寻结果可能会让你怀疑自己也有患上感冒的可能。网上资讯真假难辨,过度标签各种精神疾病的现象,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毕竟,治疗团队期望的并非仅仅是医治一个病,而是医「人」(Person-centered care)。

保护青少年精神健康不是说教,而是需要共同参与、相互尊重。青少年拥有智慧,正如存在主义者保罗.沙特所言:「人本质上是自由的。」这提醒我们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多自我决定的空间。早前,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支持香港大学的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推广,制作心理辅导影片,并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工作坊,从他们的视角,分享改善青少年精神健康的方法(见左图)。青少年与成年人之间的夥伴合作(Youth-adult partnership),强调青少年不单纯扮演接受服务者的角色,成年人反而应以新的观点和方法促进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成长。「为了找人生不同形状,未知的放手去拥抱一趟,换个比回忆广阔的视角。」作为成年人,我们不仅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更要鼓励青少年勇敢面对未知,拥抱生活的多样性,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预防胜于治疗,这不止关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多是关于青少年的共同参与,希望每位青少年也明白「世界少了一个你,也变得差了很多。」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牀医学学院精神医学系临牀助理教授罗嘉莹

延伸阅读:

乙肝母婴传播非必然 多管齐下杜绝跨代感染|港医讲医

「健康赋能」活动 如何改善低收入人士心血管健康?|港医讲医

运动有益身心 非运动员专利|港医讲医

中西药相冲?从癌症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港医讲医

骨质疏松|港大预料人口老化致骨折个案增加 专家教路预防 把握「储骨」黄金期|港医讲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