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学汉语|「瓬」与「簋」祭祀的礼器

2024-09-01 14:00

瓬与簋

  • 【粤语读音】fong2
  • 【普通话读音】fǎng
  • 【粤普同音字】仿、访、纺

【名典引用】

  1. 旊(瓬)人为簋,实一觳,崇尺,厚半寸,唇寸。——《周礼.冬官考工记》
  2. 土工,陶瓬也。——杜佑《通典》
  3. 建壶之执窒瓬涂而弥之以重帛,窒则不吐也。——《宋史.卷四八.天文志一》

【例句】

  1. 《考工记》中记录了许多工匠的名称,其中就有提到放陶人、瓬人。

【汉字起源】
《说文解字》:「瓬,周家搏埴之工也。从瓦,方声。」「搏埴」意思是拍击黏土,所以「瓬」可理解为用黏土制造陶、瓦器之人。「瓬」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字义与「瓦」有联系,读音与「方」相关。

  • 【粤语读音】gwai2
  • 【普通话读音】guǐ
  • 【粤普同音字】鬼、轨、诡
  • 【组词】大丰簋(意为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簠簋不饰(意为做官不廉洁)

【名典引用】

  1. 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诗经》
  2. 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王绩《古意六首.其三》
  3. 故古之大夫,其有坐不廉污秽而退放之者,则曰簠簋不饰。——《群书治要•五刑》

【例句】

  1. 「簋」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形状不一,多为圆形,两侧有耳。
  2. 那位官员簠簋不饰,遭到百姓的厌恶和唾弃。

【汉字起源】
《说文解字》:「簋,黍稷方器也。从竹、从皿、从皀。」「簋」是会意字,是古代盛放黍、稷等食物的器具,它还是用于祭祀的礼器。据《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记载:「出土的簋,有陶制的,也有铜制的;其形有方有圆,以圆的居多。」

出土自西周时期的青铜簋,现藏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出土自西周时期的青铜簋,现藏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最熟悉的生僻字——簋

若只写一个「簋」字,恐怕没多少人认识它,但一说「九大簋」,懂得粤语的同学顿时会心微笑。

簋,即是古时用来装黍、稷等的食具,曾亦是祭祀的其中一种重要礼器,商周、西周时期尤甚。根据古籍记载,最早的簋是以竹制成,后来衍生出木、陶、土及青铜多种原材料,现时出土的文物多为青铜制簋。

粤语中的「九大簋」是指在广东一带盛行的传统宴席,代表九道丰富大菜的意思。有趣的是,传统的九大簋里不会奉上牛肉,因为牛担当着耕田的重任,因此不常被当作菜式。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鸿文馆文化工作室、梁佩施;图:网上图片
部份汉字资料由鸿文馆文化工作室提供。想了解更多汉语资讯,欢迎浏览鸿文馆汉语学习综合网

相关文章: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