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诣高超才华洋溢 文学家和书法家──欧阳修 王安石 王羲之 唐伯虎|历史人物

2024-08-27 14:00

文学家

北宋文坛领袖 欧阳修

欧阳修,宇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在文学与史学上,俱有划时代的成就。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斐然,继承并推动自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为宋朝古文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可是欧阳修仕途不顺,曾因声援与丞相吕夷简起冲突的范仲淹,被指为「朋党」。欧阳修便作〈朋党论〉加以反击。后贬到滁州,与民同乐并作〈醉翁亭记〉。

欧阳修
欧阳修
  • 生卒年份:1007年—1072年
  • 代表作:〈朋党论〉、〈醉翁亭记〉

名句节录: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朋党论〉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成就斐然,除了在推动古文运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之外,同时亦为朝廷发掘了不少人才,当中包括同为「唐宋古文八大家」的王安石、曾
巩、苏洵、苏轼及苏辙,以及日后成为国家栋梁的包拯及司马光,故后人尊称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
有一次,欧阳修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当他批阅考卷及与同僚讨论后,认为有—篇文章应评为第一,但由于其学生曾巩亦是考生之一,他担心写这篇文章的是曾巩,若选曾巩为状元会惹来偏帮学生的非议,因此只将该篇文章评为第二,以避嫌疑。及后,欧阳修得知写这篇文章的不是曾巩,而是苏轼,并从苏轼口中知悉文章中所用的典故,竟然是苏轼根据历史书自行推敲出来,令欧阳修深表惊叹,觉得苏轼才华横溢,日后成就定必非凡。

欧阳修与同僚书信真迹(维基百科资料)
欧阳修与同僚书信真迹(维基百科资料)
元代赵孟俯行书欧阳修《秋声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维基百科资料)
元代赵孟俯行书欧阳修《秋声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维基百科资料)
明代仇英《醉翁亭》(维基百科资料)
明代仇英《醉翁亭》(维基百科资料)

欧阳修的故事:

宋朝熙宁变法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王文公」。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文思敏捷,被称为「唐来古文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宋朝政治地位极高,他在熙宁年间担任丞相后推行改革,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引起了宋朝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激烈冲突,最终在各种原因下失败。

  • 生卒年份:1021年—1086年
  • 代表作:〈泊船瓜洲〉、〈答司马谏议书〉

名句节录: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船瓜洲〉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丞相,亦是著名的文学家,诗文皆有很高的造诣及成就,他的诗作更独树一帜,被称为「王荆公体」。由于当时的北宋面对内忧外患、国库空虚等严峻的情况,王安石于是向宋神宗提出「熙宁变法」,希望藉着改革可以改善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虽然他的主张受到同为当朝大臣的司马光极力反对,但宋神宗认为「熙宁变法」能为当朝改变,最后亦全力支持实行改革。
当「熙宁变法」实施后,地方官员却不按变法的守则推行,使百姓苦不堪言。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斥责王安石推行变法过急,未能深思熟虑实际情况,遂命令即时停止变法。宋神宗眼见及此,亦无奈终止「熙宁变法,的改革之路。
值得一提,王安石早年得欧阳修多次举荐,但「熙宁变法」实施时,欧阳修已届晚年,他不赞同变法,也不加实施。宋神宗有意再起用欧阳修,王安石反对,欧阳修自己亦坚决推辞。「熙宁变法」3 年后,欧阳修于颖州去世。

王安石的故事:


书法家

一代书圣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曾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故后人又称他王右军。他师承卫夫人,书法涵盖隶、草、楷、行各种书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生卒年份 :303 年一361年
  • 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人称王右军,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史称「书圣」,他自幼爱习书法,由父亲王旷和叔父王廙启蒙,早年又跟从卫夫人,学习她师承锺繇的「姿媚风格」,这些人物都为王羲之日后的书法之路打好稳妥的根基,其作品之一的《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屹立于辉煌的书艺殿堂之中。
《兰亭集序》是源于王羲之与一众名士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赏酒聚会,他们玩起「曲水流觞」的即兴作诗游戏,及后打算将诗作结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为诗集写序,就是《兰亭集序》了。
又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在村上碰见一个老婆婆在市集上叫卖竹扇,可惜扇上欠缺装饰,无人问津,王羲之见老婆婆闷闷不乐,便建议替她在竹扇上题字点缀,之后让她告诉买扇的人,说扇上面是「王右军」的宇,老婆婆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所有竹扇不出一会儿便被人抢购一空,可见王羲之的寥寥数笔便足以扭转乾坤。

王羲之相关作品

王羲之观鹅图,元钱选绘(维基百科资料)
王羲之观鹅图,元钱选绘(维基百科资料)
快雪时晴帖(维基百科资料)
快雪时晴帖(维基百科资料)
二谢帖(维基百科资料)
二谢帖(维基百科资料)
《兰亭集序神龙本》,为冯承素所摹(维基百科资料)
《兰亭集序神龙本》,为冯承素所摹(维基百科资料)

相关文章:中国首位女书法家 王羲之恩师卫铄 高超造诣启发他人|历史百科

王羲之的故事:

看不穿的疯癫才子 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与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他一生坎坷悲凉,青年期间遭逢家庭巨变,后潜心向学,考获解元,翌年卷入科场舞弊案,从此绝意仕途,返回苏州筑桃花坞,自号桃花庵主,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及优秀书法与画作。

  • 生卒年份:1470年一1524年
  • 诗歌代表作:〈桃花庵歌〉
  • 丹青代表作:《山路松声图》、《骑驴归思图》

相信大家对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这个名字并不阳生,但唐伯虎的真实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唐伯虎,原名唐寅,明朝著名的书画家及诗人,曾经以 16 岁之龄考获苏州秀才第一,其后再下一城,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的解元,可谓少年得志,有着「人生胜利组」的开始。可惜在「会试」放榜前夕被卷入科举舞弊案,成为阶下囚,唐伯虎从此仕途受挫,生活困窘,及后更险些儿因宁王图谋造反一事而招致杀生之祸。所以,试问又有谁会想到唐伯虎的结局是如此峰回路转呢?
虽然唐伯虎没有民间传说中那么潇洒不羁,还可以说是活得相当狼狈颓废,但他在诗书画的成就是无庸置疑的。由于唐伯虎入世较深,阅历广阔,作品题材更为丰富,能与当代其馀3位著名画家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可见其穷困的生活亦难以掩盖他的才华洋溢。

唐伯虎画作

山路松声图(维基百科资料)
山路松声图(维基百科资料)
陶谷赠词图(局部)(维基百科资料)
陶谷赠词图(局部)(维基百科资料)

 

王蜀宫伎图(维基百科资料)
王蜀宫伎图(维基百科资料)
看泉听风图(维基百科资料)
看泉听风图(维基百科资料)
明·张灵绘,《唐伯虎像》(维基百科资料)
明·张灵绘,《唐伯虎像》(维基百科资料)

相关文章:诗词赏析|画家诗人 唐寅《画鸡》赞扬默默做事 谨守岗位的雄鸡

唐伯虎的故事:

相关文章:影响后世享负盛名 文学家和书法家──韩愈 司马光 颜真卿 柳公权|历史人物

文:星岛小学学生报《阳光校园》编辑部、励进教育中心;图:网上图片、维基百科

供稿机构致力协助香港的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以建立历史感和民族观。

延伸阅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