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构浮城异事 看名家脑海想像中的现实 西西/卡尔维诺/莫言|专题故事
2024-07-26 14:00
书展刚刚完结,但阅读应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限于一年一度的书展。常言道要提升语文能力便多阅读,可是文学本不为学习及校园服务。阅读,理应是一种感悟与抒发,让大家保持思考与观察,尤其小说。如果说散文让我们窥看别人的人生,小说就是一面哈哈镜,一面让我们以稀奇或荒诞形式观照现实的镜子。大家不妨静下心来读一本小说,投入如真如假的小说世界,也许从扭曲荒唐的镜中,找到截然不同的自己,从此以另一种新目光看待事物。
西西〈浮城志异〉
浮城悬在半空中,「头顶上是飘忽多变的云层,脚底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水」,「既不上升,也不下沉」。故事开端,就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庇里牛斯的城堡》。
七十年代至今影响数代读者的香港著名作家西西,不仅以文字书写香港的故事,在1986年的短篇小说〈浮城志异〉中更借马格利特的十三幅画作,来虚构浮城的异事,把浮城的历史、发展与矛盾娓娓道来。
浮城去向不明,命运轻易就能被天地间的一缕风或一阵雨左右,于是人们只能终日营营役役地工作,不去想浮城的去向,然后漠然地、慢慢地忘记那些忧伤与不安,浮城终于变成一座生机勃勃的富庶城市。有人认为浮城写的是每个城市人的惶惶不安,也有人认为浮城隐喻回归时期港人的不安与担忧。无论是哪一种解读,在西西的小说里可见她富有童趣的想像力中,有着成人细腻的笔触,把现实以另一种奇妙目光描绘。
〈浮城志异〉中所借喻的画作:
伊塔罗.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西西并非第一个以奇特目光写现实的作家,著名代表必定要数意大利作家伊塔罗.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卡尔维诺是廿世纪重要的文学大家,不朽名作《看不见的城市》就是以马可.孛罗为主角,写他与忽必烈诉说他到访过的55个奇妙城市:看见谁谁的面孔也会变成自己熟悉的人的阿达玛、可以变成你想要的理想城市模样的费多拉……
马可.孛罗与忽必烈语言不通,初时用物件、动作、手势、表情沟通,后来虽然了解彼此的语言,但也会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比喻。马可.孛罗知道这些话全都没用,「或许,我在提到其他城市时,我已经一点一点地失去了她。」无论马可.孛罗怎样演绎,那都不会是那些城市的真实面貌。因为城市是不存在的(不论是理想的还是恶劣的),它只在我们的脑海与想像之中,所以马可.孛罗才会叹谓:「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为了自己的想像搬去一个城市。」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如同忽必烈,只能在迷蒙与现实中想像一个与自己记忆吻合的「城市」,牵动更多私密回忆与思考,渐渐以马可.孛罗的目光思考自己的生活与价值。
以《看不见的城市》为灵感的画作和作品: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这篇中篇小说中,有一个爱做白日梦的黑孩子,他能忍人所不能忍的痛苦,能听见头发落地的声音,能看见水底的游鱼,能感受他人对他的爱与恨,用眼睛就可以向他人传递内心的感受;他被继母虐打,吃力地为铁匠做工拉铁匠炉上的拉风箱生火,他作为劳动阶层活得艰苦,却有着超常的感受。
这篇中篇小说发表于1985年,作者莫言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2012年),同年〈透明的红萝卜〉获隶属大陆教育部的语文出版社,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对于课程教材,大家可能以为必然有深刻义理,可是这个故事不讲父爱与母爱,也不讲仁义礼智,只是谈男女老幼都应有的「希望」。
事实上,这孩子并没有超能力,那些异能都只是他在苦况中耽于幻想的自我安慰。「幻觉」贯穿莫言的作品,莫言笔下不是脱离现实定律的魔幻世界,只是穿插着似是疑真的梦境,写出孩童苦中作乐的童趣。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图:星岛图片库、网上图片、西西〈浮城志异〉的图文互涉、Rene Magritte@wikiart、浮城志异、Karina Puente、The Collector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