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構浮城異事 看名家腦海想像中的現實 西西/卡爾維諾/莫言|專題故事

2024-07-26 14:00

書展剛剛完結,但閱讀應該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不限於一年一度的書展。常言道要提升語文能力便多閱讀,可是文學本不為學習及校園服務。閱讀,理應是一種感悟與抒發,讓大家保持思考與觀察,尤其小說。如果說散文讓我們窺看別人的人生,小說就是一面哈哈鏡,一面讓我們以稀奇或荒誕形式觀照現實的鏡子。大家不妨靜下心來讀一本小說,投入如真如假的小說世界,也許從扭曲荒唐的鏡中,找到截然不同的自己,從此以另一種新目光看待事物。

西西〈浮城誌異〉

浮城懸在半空中,「頭頂上是飄忽多變的雲層,腳底下是波濤洶湧的海水」,「既不上升,也不下沉」。故事開端,就是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庇里牛斯的城堡》。

七十年代至今影響數代讀者的香港著名作家西西,不僅以文字書寫香港的故事,在1986年的短篇小說〈浮城誌異〉中更借馬格利特的十三幅畫作,來虛構浮城的異事,把浮城的歷史、發展與矛盾娓娓道來。

浮城去向不明,命運輕易就能被天地間的一縷風或一陣雨左右,於是人們只能終日營營役役地工作,不去想浮城的去向,然後漠然地、慢慢地忘記那些憂傷與不安,浮城終於變成一座生機勃勃的富庶城市。有人認為浮城寫的是每個城市人的惶惶不安,也有人認為浮城隱喻回歸時期港人的不安與擔憂。無論是哪一種解讀,在西西的小說裏可見她富有童趣的想像力中,有着成人細膩的筆觸,把現實以另一種奇妙目光描繪。

《我城》是西西的名著,近獲亞洲周刊評為廿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一。本書風格獨特,無論結構、筆路、章法,皆發前人之所未發,其中寄託著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
《我城》是西西的名著,近獲亞洲周刊評為廿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一。本書風格獨特,無論結構、筆路、章法,皆發前人之所未發,其中寄託著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

〈浮城誌異〉中所借喻的畫作:

第一篇〈浮城〉引用了《庇里牛斯山脈的城堡》 (The Castle in the Pyrenees )。
第一篇〈浮城〉引用了《庇里牛斯山脈的城堡》 (The Castle in the Pyrenees )。
類似的畫作《亞哥的戰役》 (The Battle of the Argonne)
類似的畫作《亞哥的戰役》 (The Battle of the Argonne)
類似的畫作《玻璃錀匙》(The Glass Key)
類似的畫作《玻璃錀匙》(The Glass Key)
第二篇文章〈奇蹟〉所引用的畫作
第二篇文章〈奇蹟〉所引用的畫作
第三篇〈驟雨〉《戈爾康達》 (Golconda)
第三篇〈驟雨〉《戈爾康達》 (Golconda)
第四篇〈蘋果〉《這不是一個蘋果》 (This is Not an Apple)
第四篇〈蘋果〉《這不是一個蘋果》 (This is Not an Apple)
第五篇〈眼睛〉引用的《虛假的鏡子》(The False Mirror)
第五篇〈眼睛〉引用的《虛假的鏡子》(The False Mirror)
第六篇 〈課題〉《黑格關的假日》 (Hegel's Vacation)
第六篇 〈課題〉《黑格關的假日》 (Hegel's Vacation)
第七篇〈花神〉《現成的芳香》 (The Prepared Bouquet)
第七篇〈花神〉《現成的芳香》 (The Prepared Bouquet)
第八篇〈時間〉引用的 《被刺穿的時間》 (Time Transfixed)
第八篇〈時間〉引用的 《被刺穿的時間》 (Time Transfixed)
第九篇〈明鏡〉引用的 《禁止複製》 (Not to Be Reproduced)
第九篇〈明鏡〉引用的 《禁止複製》 (Not to Be Reproduced)
第十篇〈翅膀〉引用的 《The Therapist》
第十篇〈翅膀〉引用的 《The Therapist》
第十一篇〈鳥草〉引用的 《自然的優雅》 (The Natural Graces)
第十一篇〈鳥草〉引用的 《自然的優雅》 (The Natural Graces)
第十二篇〈慧童〉引用的 《數學思維》(The Mathematical Mind)
第十二篇〈慧童〉引用的 《數學思維》(The Mathematical Mind)
第十三篇〈窗子〉引用的 《葡萄的生命季節 》(The Month of the Grape Harvest)
第十三篇〈窗子〉引用的 《葡萄的生命季節 》(The Month of the Grape Harvest)

伊塔羅.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西西並非第一個以奇特目光寫現實的作家,著名代表必定要數意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卡爾維諾是廿世紀重要的文學大家,不朽名作《看不見的城市》就是以馬可.孛羅為主角,寫他與忽必烈訴說他到訪過的55個奇妙城市:看見誰誰的面孔也會變成自己熟悉的人的阿達瑪、可以變成你想要的理想城市模樣的費多拉……

 (左圖)《看不見的城市》1993年時報出版版本;(右圖)2023年時報出版《看不見的城市》(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左圖)《看不見的城市》1993年時報出版版本;(右圖)2023年時報出版《看不見的城市》(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馬可.孛羅與忽必烈語言不通,初時用物件、動作、手勢、表情溝通,後來雖然了解彼此的語言,但也會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比喻。馬可.孛羅知道這些話全都沒用,「或許,我在提到其他城市時,我已經一點一點地失去了她。」無論馬可.孛羅怎樣演繹,那都不會是那些城市的真實面貌。因為城市是不存在的(不論是理想的還是惡劣的),它只在我們的腦海與想像之中,所以馬可.孛羅才會歎謂:「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為了自己的想像搬去一個城市。」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就如同忽必烈,只能在迷濛與現實中想像一個與自己記憶吻合的「城市」,牽動更多私密回憶與思考,漸漸以馬可.孛羅的目光思考自己的生活與價值。

以《看不見的城市》為靈感的畫作和作品:

Lukas Verstraete的畫作
Lukas Verstraete的畫作
Karina Puente作品以《看不見的城市》中的〈詹諾比亞〉(Zenobia)作靈感。
Karina Puente作品以《看不見的城市》中的〈詹諾比亞〉(Zenobia)作靈感。
Karina Puente作品以《看不見的城市》中的模里利亞(Maurilia)作靈感。
Karina Puente作品以《看不見的城市》中的模里利亞(Maurilia)作靈感。
Sopheap Pich 2011年作品《複合物》(Compound),M+博物館收藏。
Sopheap Pich 2011年作品《複合物》(Compound),M+博物館收藏。
Mari K 2021年NFT作品《Emiris》。
Mari K 2021年NFT作品《Emiris》。

莫言〈透明的紅蘿蔔〉

這篇中篇小說中,有一個愛做白日夢的黑孩子,他能忍人所不能忍的痛苦,能聽見頭髮落地的聲音,能看見水底的游魚,能感受他人對他的愛與恨,用眼睛就可以向他人傳遞內心的感受;他被繼母虐打,吃力地為鐵匠做工拉鐵匠爐上的拉風箱生火,他作為勞動階層活得艱苦,卻有着超常的感受。

這篇中篇小說發表於1985年,作者莫言是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2012年),同年〈透明的紅蘿蔔〉獲隸屬大陸教育部的語文出版社,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對於課程教材,大家可能以為必然有深刻義理,可是這個故事不講父愛與母愛,也不講仁義禮智,只是談男女老幼都應有的「希望」。

事實上,這孩子並沒有超能力,那些異能都只是他在苦況中耽於幻想的自我安慰。「幻覺」貫穿莫言的作品,莫言筆下不是脫離現實定律的魔幻世界,只是穿插着似是疑真的夢境,寫出孩童苦中作樂的童趣。

 2012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中短篇小說集代表作:《透明的紅蘿蔔》《藏寶圖》《紅耳朵》《球狀閃電》(全新珍藏版一套四本),麥田出版社2021年出版。
2012諾貝爾獎得主莫言中短篇小說集代表作:《透明的紅蘿蔔》《藏寶圖》《紅耳朵》《球狀閃電》(全新珍藏版一套四本),麥田出版社2021年出版。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西西〈浮城誌異〉的圖文互涉Rene Magritte@wikiart浮城誌異Karina PuenteThe Collector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