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唐玄宗是明君吗?|星岛教室

2024-05-13 14:02

唐朝历史|唐玄宗是明君吗?|星岛教室
唐朝历史|唐玄宗是明君吗?|星岛教室

谈及唐朝,不得不提唐玄宗。他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在统治初期励精图治,除旧布新,使唐朝国力达到颠峰,史称「开元盛世」。当时,他任用贤能,以姚崇、张九龄等贤臣为相;又提升科举选拔标准,限制总录取员额;任命边境胡族为节度使,亦有助破突厥、吐蕃,重新控制西域地区。可是,他在统治后期纵情声色,怠慢朝政,以致唐朝渐趋腐败,为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线。


「安史之乱」导火线

「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多元,主要包括以下3点:

首先,唐玄宗在统治中后期,个人行为和治国理念产生明显变化。特别是当杨玉环成为贵妃后,玄宗开始沉溺于享乐,使政治加剧腐败。此时,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亦得势,把持朝政,官场变得更黑暗。

其次,随着唐朝国力转盛为衰,地方节度使慢慢看清朝廷的真实情况。因此,当他们的军事力量日益壮大,便生起夺取中央权力的野心,起兵叛乱。

此外,「安史之乱」爆发后,迅速扩展,一发不可收拾。主因是唐朝的中央军力薄弱,反而边疆藩镇兵强马壮。叛军主帅安禄山则部署已久,包括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汉族将领、积极筹集战马和粮草等战略资源。与此同时,唐玄宗却沉溺于奢侈逸乐之中,对藩镇的威胁却浑然不知。

总括来说,造成「安史之乱」的主因在于唐玄宗后期的放纵声色和误用人才,以致朝廷腐败和中央军事力量薄弱。另外,地方节度使的实力俱增,以及朝廷对内忧的视而不见,亦促使这场大型叛乱爆发。


由盛转衰千古罪人?

「安史之乱」的爆发对唐朝根基的动摇是十分深远。唐玄宗作为最高统治者,责无旁贷。当「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后,唐玄宗把大量军力安置在边疆,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布局,反映他在政治上缺乏远见。玄宗的晚年,更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之中,不能自拔,同时宠信了李林甫等奸臣,被谗言蒙蔽,导致朝廷政治败坏,成为「安史之乱」的重要导火线。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才被惊醒,即使唐玄宗选择悬崖勒马,但为时已晚。

在唐玄宗的统治下,社会不事生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安史之乱」则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捩点。自此,唐朝从鼎盛时期迅速衰落。就这一点来看,唐玄宗无异是一位亡国之君。

综观历史,唐玄宗继承了先祖耕耘多年的丰硕成果。他年轻时确实抓住这些机遇,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然而,步入晚年的他却终日沉迷酒色,荒淫无度,政治腐败,最终引发「安史之乱」,使唐朝从盛转衰,发展至无力挽回的局面。

虽然唐玄宗早年有杰出贡献,但他后期的过远大于功。因此,在评价唐玄宗时,大家不能忽略「安史之乱」。至于后世对唐玄宗的评价,则众说纷纭。音乐爱好者或会赞赏其音乐才华;政治家可能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百姓则可能指责他贪图享乐,荒废朝政。不论如何,历史已定,就留待大家各自评说吧!

 

统治者须居安思危

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点出治国良策,亦成为后世的警示。

回顾唐玄宗登基初期,他杜绝奢侈之风,开元二年即发出诏令:「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并禁止厚葬。他更亲自销毁自己的金银器物、珠宝和织锦,以身作则,并规定后宫妃嫔不得使用以上奢侈品,由此反映他勤政的决心。

开元之初,玄宗勤于政事,常研究历史、政治、经济,使国家迅速达到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繁荣盛世。

然而,安乐生忧患。当玄宗从求治转为骄奢,唐朝的衰败也渐渐显露。开元晚期,玄宗「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又大兴土木,建立了许多离宫别苑。他更极致追求珍宝和美食享受,「水陆珍羞数千盘,一盘费中人十家之产。」杨贵妃等妃嫔亦常随玄宗外出,其车辇之奢华,花费甚大。安禄山看准这一点,趁着玄宗年老、政事疏忽的机会,发动「安史之乱」,使唐朝进入一个动荡阶段。简言之,奢侈的开始,就是衰败的徵兆。

根据《贞观政要.君道》记载,早在唐太宗在位期间,他与大臣魏徵的一段对话,早就为李氏后代揭示守成秘诀:「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徵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徵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由此可见,守住天下的关键在于治国者能否居安思危,在天下太平时仍保持警惕,如能贯彻创业时的谨慎,先天下之忧而忧,守成便不算难事了。如果唐玄宗能够在晚年维持励精图治的态度,禁止奢华,勤于政事,可能又会开创另一个大唐盛世。


历史思与行

  1. 回望唐代历史,唐玄宗有何功过得失?
  2. 综观中国历史,哪些皇帝与唐玄宗一样犯下相同错误,断送江山?
  3. 如果你是君主,要守住先祖基业,究竟有何策略?


重要人物及年号


唐太宗

  • 唐太宗(公元599至649年),陇西成纪人,原名李世民,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他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开创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魏徵

  • 魏徵(公元580至643年),字玄成,钜鹿人,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他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辅佐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开元

  • 开元(公元713至741年)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即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达致最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本栏逢周一刊登,由教育评议会邀请资深中小学老师及校长撰稿,以趣味手法,透过中国朝代的重要事件、史地、器物及人物,甚至朝代人物之超越时空故事,引发读者对历史的认识及兴趣。

文:裘锦秋中学(屯门)中文科老师文德荣

延伸阅读:

医学界X战队|星岛教室

陶渊明——闲适自然的田园诗人|星岛教室

STEAM|AI乐龄科技:打造e世代乐活耆英|星岛教室

关羽——威震华夏的忠义武圣|星岛教室

牛顿运动定律 成就航天梦想|星岛教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