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芬 - 视艺课上的挫折教育|视艺师语

2024-05-24 12:05

梁志芬 - 视艺课上的挫折教育|视艺师语
梁志芬 - 视艺课上的挫折教育|视艺师语

由小到大,人生路上难免会有不顺不快的事情。小时候为少了一粒糖就会哭,「喊包样」还给姨丈用照相机拍下来。到少年时代见到姨丈,他仍忘不了小时候的我。

忘不了的事情有好也有坏,但坏事情却带来伤痛。当我们会说人生苦短,又何必自困愁城?如果能够走出伤痛,重新振作,毕竟真是不容易的事。

近年教育界关注挫折教育,对越来越是玻璃心的学童尤其重要。小时候欠缺一粒糖便会哭的孩子仍然有,可是不想哭、不懂哭,把心事深藏不露,受情绪困扰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当具自疗作用的艺术创作也是败作,视艺课堂竟又是另一种挫折,该怎么办?

视艺课程中的自画像最能剖白个人感受,但如果学习重点在于五官写实表现手法,那就一定为难不少学生,因为在造型能力方面确是会有很大差异。

如以兴趣主导,由学生自主选择风格和表现方式,实行各自精彩。评估上也作适切调节,减低技能表现的评核比率,着重创意思维。学习上亦多鼓励赞赏,学生在体验创作,而不在比较创作,这样的学习会来得轻松自在。

任何人当面对挫折都会不安、惶恐与无助,于是意志消沉,也忧郁得出病来,连成人也应付不来,更何况是孩子?

迎接挫折教育的学习,在题材上,多让学生表达心声,尽量给予机会发挥个人专长,多鼓励朋辈联校交流,让学生能在受挫的地方,可以藉着创作宣泄和表达。或许正是视艺教育工作者可以助力的。「小时候的一粒糖」会是一个好题材吗?小小挫折等于激励,只要能坚毅面对,「个天是会帮你的」。电邮:[email protected]


梁志芬
作者为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前会长及现任增补委员、资深视觉艺术科科主任。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5月23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吴崇杰 - 难得的视艺交流|视艺师语

王熹东 - 体素艺术(2):跨媒介STEAM创作经验|视艺师语

吴崇杰 - 比赛精神|视艺师语

王熹东 - 体素艺术(1):元宇宙掀新艺潮|视艺师语

郑钧之 -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视艺师语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