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备战世史科|世史精读笔记—香港20世纪之经济发展 转口贸易/工业化/改革开放/经济金融/亚太地区

2024-02-20 19:00

世史精读香港20世纪之经济发展

主题甲「20世纪亚洲的现代化与蜕变」的「香港的现代化与蜕变」部分,要求同学通过探究香港经济及社会转变的过程,追溯及解释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发展。现胪列研习重点,帮助同学掌握本课题旨。

香港的现代化与蜕变──作为国际城市的发展

蜕变

  • 巨大而彻底的根本性转变,而非简单及普通的改变
  • 要回应此字眼,宜举出决定性的论据,例如重大历史事件

转口贸易

  • 英国自1841年将香港开辟为自由港,香港的转口贸易随之兴起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香港的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
  • 1900至40年代为20世纪香港经济发展中的转口贸易时期

联合国对华禁运

  • 中国介入韩战(1950至1953年),令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宣布封锁中国
  • 本港的转口贸易锐减,转口港地位动摇
    联合国
    联合国

《渥太华协议》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根据《渥太华协议》(1932年),香港的货物在英联邦市场内享有特惠税,能以较便宜的价格售予英联邦国家
  • 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全球多国同意削减工业制品的关税
  • 两项协议为香港的工业带来机遇,令本地产品能进入世界市场

工业化

  • 至1950年代初,香港的转口贸易大幅衰退
  • 香港积极发展轻工业,以挽救经济危机
  • 1950至70年代为20世纪香港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时期
    香港早期纺织业的繁荣
    香港早期纺织业的繁荣

积极不干预政策

  • 香港政府所奉行的政策,即自由市场决定经济发展方向,政府只提供必要的基建、法律及教育等
  • 政策有助促进本港工业以至金融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

  • 内地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推行优惠措施吸引外商投资
  • 香港商人把生产线迁移到内地,减省成本
  • 香港工业建立出「前店后厂」的经营形式,即香港母公司(前)负责设计、市场推销与财务等业务,内地厂房(后)则负责生产

金融与相关行业

  • 至1970年代,香港制造业面对的困难日益严峻
  • 金融、保险及房地产等行业于1980年代快速发展,促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 至1990年代,金融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越制造业
装修前的交易大堂(1986年至2005年)(维基百科图片)
装修前的交易大堂(1986年至2005年)(维基百科图片)

多元经济

  • 自1970年代起,香港的经济迈向多元发展
  • 转口贸易复兴:转口额至1980年代末超越本地产品出口额
  • 工业实现转型:工业重要性持续退减,但在本地生产总值仍占有一定份额
  • 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服务、房地产及保险等行业成为经济新支柱
  • 1970至90年代为20世纪香港经济发展中的多元发展时期
    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恒生指数,是香港经济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在1969年11月24日起正式发布。
    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恒生指数,是香港经济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在1969年11月24日起正式发布。

亚太地区

  • 泛指东亚、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地区,包括大洋洲及太平洋的岛屿
  • 香港在20世纪一直于该区担当重要角色:
  • ◆政治方面:中外沟通的联系者
  • ◆经济方面:经济贸易发展的参与及促进者
  • ◆社会方面:庇护及就业机会提供者
  • ◆文化方面:普及文化的倡导与推广者
亚太地区(维基百科图片)
亚太地区(维基百科图片)

文:雅集出版社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