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科范文赏析|唐诗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独酌〉、〈登楼〉 盛唐三杰 同一种诗家襟怀

2024-02-11 14:00

唐诗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独酌〉、〈登楼〉

【题解】

唐诗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独酌〉、〈登楼〉,分别出自「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之手,内容各异,旨趣有别,诗心则一,皆源于一种独立不群的精神境界。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月下独酌 (其一) 李白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登楼 杜甫

  •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作者介绍】

左起:王维、李白、杜甫
左起:王维、李白、杜甫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画家,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晚年笃信佛教,追求清静闲适的退隐生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十五好剑术」,「心雄万夫」,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天宝元年﹙744﹚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然两年不到被「赐金放还」。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少陵」,一生饱经忧患,有济世之心、忧国忧民之怀,不愧为「诗史」。

【内容分析】

洁身自好 隐逸情怀

〈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藉描绘秋日山林晚景图,表现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隐逸情怀。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时间、地点、气象,山中经过一场新雨的洗涤苍翠清新,初秋傍晚气象怡人。「空」凸显山的空旷,也不无佛家的空灵意蕴,着实耐人寻味。颔联写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出一幅清新动人的自然画面,明净的明月在松林间洒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泻。颈联写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述另一番景象,竹林传来喧笑声,那一定是洗衣归来的女子;莲叶摇动,想是渔舟顺流而下。连续几个特写「镜头」,动静交错,视听结合,充分展现出山林之美。尾联笔调陡然一转,「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说,即使春天的芳菲消歇也无妨,王孙公子自可久留,表现出归隐自然的心志。

王摩诘的诗画素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语﹚,此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尽得诗情画意之妙。

消解苦闷 物我两忘

政治失意,满腔孤愤可向何人诉说?〈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正是李白孤独处境的写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在花下独酌,冷冷清清,于是忽发奇想,举杯邀月,「对影成三人」,场面似乎一下子热闹起来。可惜月儿不解饮酒的乐趣,只有影子陡然跟随其身,多么绝望的狂欢!然诗人并没绝望,他深信行乐须及时,依然暂且以月亮和影子为伴。他唱起歌来,月儿也流连倾听;他舞起剑来,影子也蹁跹而动。他清醒的时候,人、月、影同乐;醉后又各自离散。到此,诗人笔锋陡然一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表明要与月、影永结忘情的好友,相约在邈远的天上重聚。「无情」二字语出《庄子.德充符》,指泯灭是非得失,物我之别。可见,全诗旨在浇心中块垒,消解苦闷之情,抒发物我两忘的逍遥精神。

好一个「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以想落天外的神思谱写出一曲孤寂灵魂的咏叹调,也彰显了旷放不羁的胸襟。李白才逸气高,崇尚自然,此作也体现出这样的艺术特色,想像奇特,语言率性任真,一如随口而出,天然去雕饰。诗人精于比喻、拟人,如月与影的人格化,移情于物,生动鲜活,将一场生命的独舞表现得畅快淋漓。

感时忧国 献身无路

杜子美生逢安史之乱,对治乱盛衰深有感怀。他客居成都期间,吐蕃攻陷长安,代宗逃奔陕州,不久郭子复收后京师。面对忧患深重的社会现实,杜甫写下了感时忧国的〈登楼〉。这首七言律诗,表达兴亡之感,也抒发献身无路之慨。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表明在国家灾难频仍的时节登上高楼,虽然繁花满目,依旧黯然神伤。此语乐景衬哀,奠定全篇伤怀基调。颌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形容锦江两岸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山浮云起灭不定,从空间展现阔大景象,又从时间维度感怀古今变幻。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以北极星形容大唐政权,喻其国运久远,寄语西来的吐蕃流寇莫再徒劳侵扰。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以蜀汉后主刘襌仍有祠庙供奉,暗讽当朝昏君;同时又以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常吟乐府诗〈梁甫吟〉来自况,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而报效无路的郁结。真个是忧端难掇,惟有于日暮时分吟诗遣悲怀。

杜诗格调「沉郁顿挫」,此作有充分体现。全诗即景抒怀,灵活运用赋、比、兴手法,如「花近高楼」借物起兴,「春色」、「浮云」、「北极」、「西山」景中寓情,「可怜」、「聊为」追古抚今,直抒胸臆。全诗格律严谨、对仗工稳,语言上尽显炼字之功,「来天地」、「变古今」,一个动词的妙用化静为动,尽显气象。

寂寞出诗人。王维、李白、杜甫皆是盛唐诗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各有人生的经历与境遇,然都深得生命况味。「古来贤圣皆寂寞」,他们的诗作都是这种生命状态的艺术结晶。

撰文:蔡益怀
笔名南山,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作家、文学评论家,长年在专上学院任教「创意写作」及「中文写作」等课程。

相关文章: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