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禧 - 迎新营‧大学之道丨卓言絮语

2023-10-12 17:26

「开了山,辟了地,我们的神圣工作是拓荒,承担着整个民族的光辉,我们还要不停地,我们还要不停地光大和发扬。迎着风,对着浪,在学问的大海中向前航,吸收新知识心胸要开放。」

这首激情豪迈的《中大学生会会歌》,是笔者当年在中大迎新营日夜唱颂的歌曲。受歌词的胸襟、志气和理想影响,加上学位珍稀、家人和社会期望,以及友侪艳羡,汇聚成激励和动力,产生报效国家社会、寻找知识真理、团结友爱、服务大众和履行知识分子责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精神力量,几十年来一直鼓舞着笔者。

这种大学之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百年积弱更催生民族自强的志气,香港中西文化交融,中华文化深植,不时因国家与世界风起云涌而越发火红。不过,热潮过去,特别是近20多年,西方文化主导社会风气,年轻人不再豪言壮语,而是平庸和粗俗,高校学生组织中,粗言秽语一度成为时尚。

高校学生组织干事是学生中的活跃分子,他们的沉沦,反映出一代年轻人的迷失。近年高校迎新营的不良事件,是过去20多年尤其是过去10年香港社会风气由东渐西、一批青年活跃分子迷惘沉沦的象徵。大专阶段,是年轻人进一步建构和巩固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迎新营对新生认识大专生活,建立日后学习目标有很大影响,活跃学生的迷失,会使更多同辈学生失落方向。

教育局就大学迎新营事件提交立法会文件表示,大学生「被视为社会栋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行为和操守有所期望」,指大学「以立德树人的精神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大众的承担」。但文件所引述各大学的措施,却是防范出事与一般学科的安排,显得特区政府在这个关键事项上的无奈与无能,在学生培育机制和组织上的失落。大学之道,有待重振。

电邮:[email protected]


陈卓禧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20年。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10月12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陈卓禧 - 信心随欢乐同回归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当华为新手机不是商业新闻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以宽严并济处理青少年犯罪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香港暴雨.南京.应变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青少年内地交流首重实在丨卓言絮语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