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禧 - 阅读.写作丨卓言絮语

2023-08-03 15:48

「我每周借3、4本书,看科幻小说的多。」「很好啊!有想过自己也写一点类似的东西吗?」「有啊,不过还没有写过。」一位正就读中二的学生有点靦腆的跟我说。她是民心学校的同学,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倾谈。学校的图书馆不但面积庞大,设计新颖舒适,还刻意建在学生上课和休息的连接通道上。

民心学校校风淳朴,学生朝气勃勃,阅读的风气十分浓厚。回想笔者年幼时,溜的第一间图书馆,是住所附近观龙楼的小童群益会中心,那里把我带进了一个广阔天地。搬到九龙后,附近没甚么图书馆,于是钻学校图书室,或者在放学后偷点时间在书店打书钉。《十万个为甚麽》、《看天象识天气》等科学启蒙书,还有人物小说、历史故事、掌故等,都陪伴着我成长。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老师教学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课外阅读的学习活动,正好是这样:写读书报告,因应书本内容引发问题,或者带着问题看书找答案等。笔者初中时期,语文老师逼着每周交10句描写和形容事物的佳句,当时还鼓励创作小说,还记得我的「小说处女作」写了5000字,拿了90分。

今年4月调查显示,约7成人在过去一年有阅读习惯,但未成年人士则少于6成,每人每年读书的中位数为6本,是连续第3年减少,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购买电子阅读内容的人数。而作为家长,找书给孩子也不容易,特别是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中文期刊。当年的《木棉树》,文字优雅规范,十分适合小学生,可惜已经不存在了。除了书籍,期刊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好伴侣,希望有人能够写作和出版这种好读物吧!电邮:[email protected]


陈卓禧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20年。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8月3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陈卓禧 - 怎样成就一位菁英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海阔天空待展翅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喜见教育局谋划高教新局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根植中华 放眼世界丨卓言絮语

陈卓禧 - 加快优化人口结构及提升人力质素丨卓言絮语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