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资局拨逾4.67亿 资助11项目

2023-07-14 11:51

研究资助局公布新一轮卓越学科领域计画,及主题研究计画拨款结果,共11个研究项目获资助,批出逾4.67亿元,包括由本地5所大学夥拍天文台研发的热带风暴减灾系统,可测量及评估台风对大厦玻璃外墙破坏力,提前向市民预警。对于有立法会议员质疑,研资局评审委员组成机制「英美化」,主席黄玉山强调,委任海外学者可避免本地学者互评,以维持公平性。

记者:卢嘉颍


第13轮主题研究计画辖下的4大主题,均有研究项目获拨款,包括6个5年期拨款项目,资助共3.15亿元,连同参与大学提供逾1成配对资助额度,整体研究经费高达3.58亿元;另资助3个探索研究项目,共批出2000万元。9个研究项目分别由香港大学、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及浸会大学学者统筹,另外城市大学、科大(广州)、港大深圳医院及土木工程署亦有参与。


「卓越学科」改每年评审

踏入台风季节,中大、理大等5所大学与天文台合作,共同研发「沿海城市智能式热带风暴减灾系统」,最快于2026年启用,市民可透过天文台手机应用程式,得知风暴吹袭时,各区大厦玻璃幕墙的风险评估,及早撤离和临时加固玻璃等,获批约4346万元预算。

统筹项目的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倪一清指,系统将根据台风的移动路径、风力强度等数据,实时分析其对楼宇的破坏力,并会发出预警。团队冀将其打造为「全世界最先进」的风暴预警系统,正向天文台收集历年及最新的强台风数据,分析不同风险场景,提升预警的准确性,亦为大厦承建商提供针对性的抗台风设计规范,建设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同样用于防灾,由科大统筹的「数字孪生智能化滑坡风险应急管理」,可预测山泥倾泻等灾害过程和社会反应,提前预警、安排疏散等,获资助逾6200万元。其他研究方面,研资局新增2个研究题目,包括磁性纳米材料的「量子技术」,并运用铜混合键合技术,制造异质三维晶片的「集成电路」,分别由中大及港大学者统筹,资助约6618万元。

至于第11轮卓越学科领域计画,今年起由以往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改为每年一度。研资局从6份具体研究建议书中选出2个项目,资助共1.32亿元,其中由科大领导的「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地球系统研究」,获批约7389万元,连同大学资助,整体研究经费高达约8714万元,属众多研究项目之冠;另一项获选项目为城大统筹的「先进天綫技术」。


黄玉山︰海外委员维持公平

早前有立法会议员质疑研资局组成机制「英美化」,非本地评审委员多来自英语系国家。研资局主席黄玉山昨解释,委任海外学者可避免本地学者互评,维持公平性;每年有约35%本地学者成功获研究资助,远高于内地、美国等地的水平,形容研资局以「相当进取」的形式,协助推行优秀的研究项目,贡献社会。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