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資局撥逾4.67億 資助11項目

2023-07-14 11:51

研究資助局公布新一輪卓越學科領域計畫,及主題研究計畫撥款結果,共11個研究項目獲資助,批出逾4.67億元,包括由本地5所大學夥拍天文台研發的熱帶風暴減災系統,可測量及評估颱風對大廈玻璃外牆破壞力,提前向市民預警。對於有立法會議員質疑,研資局評審委員組成機制「英美化」,主席黃玉山強調,委任海外學者可避免本地學者互評,以維持公平性。

記者:盧嘉潁


第13輪主題研究計畫轄下的4大主題,均有研究項目獲撥款,包括6個5年期撥款項目,資助共3.15億元,連同參與大學提供逾1成配對資助額度,整體研究經費高達3.58億元;另資助3個探索研究項目,共批出2000萬元。9個研究項目分別由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及浸會大學學者統籌,另外城市大學、科大(廣州)、港大深圳醫院及土木工程署亦有參與。


「卓越學科」改每年評審

踏入颱風季節,中大、理大等5所大學與天文台合作,共同研發「沿海城市智能式熱帶風暴減災系統」,最快於2026年啟用,市民可透過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得知風暴吹襲時,各區大廈玻璃幕牆的風險評估,及早撤離和臨時加固玻璃等,獲批約4346萬元預算。

統籌項目的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倪一清指,系統將根據颱風的移動路徑、風力強度等數據,實時分析其對樓宇的破壞力,並會發出預警。團隊冀將其打造為「全世界最先進」的風暴預警系統,正向天文台收集歷年及最新的強颱風數據,分析不同風險場景,提升預警的準確性,亦為大廈承建商提供針對性的抗颱風設計規範,建設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同樣用於防災,由科大統籌的「數字孿生智能化滑坡風險應急管理」,可預測山泥傾瀉等災害過程和社會反應,提前預警、安排疏散等,獲資助逾6200萬元。其他研究方面,研資局新增2個研究題目,包括磁性納米材料的「量子技術」,並運用銅混合鍵合技術,製造異質三維晶片的「集成電路」,分別由中大及港大學者統籌,資助約6618萬元。

至於第11輪卓越學科領域計畫,今年起由以往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改為每年一度。研資局從6份具體研究建議書中選出2個項目,資助共1.32億元,其中由科大領導的「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地球系統研究」,獲批約7389萬元,連同大學資助,整體研究經費高達約8714萬元,屬眾多研究項目之冠;另一項獲選項目為城大統籌的「先進天綫技術」。


黃玉山︰海外委員維持公平

早前有立法會議員質疑研資局組成機制「英美化」,非本地評審委員多來自英語系國家。研資局主席黃玉山昨解釋,委任海外學者可避免本地學者互評,維持公平性;每年有約35%本地學者成功獲研究資助,遠高於內地、美國等地的水平,形容研資局以「相當進取」的形式,協助推行優秀的研究項目,貢獻社會。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