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医学院推出「杰出医科学人」 培育明日仁医
2023-07-18 09:45
继2016/17学年推出深受学生欢迎的「增润学年」后,港大医学院再接再厉,在六年的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提供崭新学习轨道「杰出医科学人」,为有志修读医科的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弹性,可按自己的志趣和能力选择。
「杰出医科学人」的其中一项特色是让学生在「增润学年」修读「医学研究硕士课程」,以便他们在医科毕业时,即可兼得内外全科医学士及医学研究硕士两个学位。
在完成内外全科医学士和医学研究硕士课程,以及为期一年的医生实习后,学生将获得港大医学院的奖学金支持,在世界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完成后有机会加入港大医学院,担任临床助理教授。
这个崭新学习轨道将于2023/24学年推行,为有志从事医学研究或参与临床服务行列的医学生提供不同选择;配合「增润学年」的多元学习体验,培育明日仁医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同理心,以应对未来医疗服务的挑战。成绩优异的一年级医科生亦可申请修读「杰出医科学人」,辅以国际体验、交流机会、奖学金和宿舍住宿等配套及支援,让学生更灵活地发展其个人目标。
过去五年,共有374名学生在「增润学年」修读额外学位课程,约占医科生总人数36%;其中213人取得硕士学位(20%)、161人(15%)取得海外学士学位。其他学生亦完成超过230项研究计划,以及318项多元化的义工及人道救援增润活动。
「增润学年」的学习内容非常多元化,包括到海外大学交流或修读一年制学位课程(学士或硕士均可)、到世界知名的研究或临床机构实习、参与人道支援或义工服务、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等,让学生获得创新、跨学科及国际化的栽培。
「杰出医科学人」培育研究人才
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刘巨基医生,本身亦是港大医学院内外全科医学士及医学研究硕士的毕业生。他指出,增修「医学研究硕士课程」的学生将得到导师及其研究团队的充分指导,并传授执行研究项目所需的技术。同时,他们会与其他研究生一起学习,以提高研究能力和知识。当中可包括涉及实验室技术和动物模型工作(如创建中风动物模型)、临床相关技术(如进行超声检查、学习如何分析神经影像)、及大数据分析等。学生亦有机会参加本地和国际会议,并在这些场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是向世界知名的医学专家学习的宝贵机会,委实难能可贵。
刘医生续指,增修「医学研究硕士课程」的学生,可于短时间内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并增进对疾病和病理的了解,为日后行医或从事研究奠定稳固的基础。
「增润学年」拓阔视野
「增润学年」让学生自行设计学习内容,无论是与研究相关、出国留学、与其他国际学生交流,或参与人道支援或义工服务项目,均有助增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升自信、同理心及沟通能力,对日后行医大有裨益。
透过「增润学年」的学习体验,港大医学院学生的足迹遍及全球45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多间世界著名学府如剑桥大学、士丹福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及伦敦衞生与热带医学院;另包括多个国际衞生及志愿服务机构如世界衞生组织、红十字会、救世军及苗圃行动等。
港大医学院院长刘泽星教授表示:「我们非常满意『增润学年』的成效。学生能够利用这一年涉猎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或生活体验,有助他们深入了解病人及弱势社群所面对的挑战,同时发掘自己的志趣和发展方向。事实上,学生经过『增润学年』的磨练后,待人接物更见成熟,从医的决心和使命感更为强烈。」
「增润学年」学生分享
医科四年级生:简嘉俊
医学研究主题: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嘉俊在「增润学年」选修医学研究硕士课程,以比较传统免疫球蛋白治疗和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为题目,结果发现皮下注射的病人生活质素较佳;病人亦可在家中自行注射,也有助减低医疗成本。其研究结果成为医院管理局资助药物的参考数据,如今医管局已将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纳入资助药物行列,令本港每年以千计的病人受惠。此外,他曾在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过敏和临床免疫学领域会议「2023年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会年会」上发表另一项有关药物过敏的研究成果。嘉俊表示:「我很高兴我的研究可以改善病人的治疗和生活。这一年的经历更加确立我从医的志向——要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将来在临床服务和医学研究方面服务社会。」
医科四年级生:林子龙
医学研究主题:出血性中风研究
子龙在「增润学年」也选修医学研究硕士课程,研究题目为出血性中风。他在实验室里利用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模拟出血性中风的情况,并尝试研制可降低出血性中风死亡率的新药。在研究过程中,子龙学到很多实验室技术,包括动物手术、分子分析、显微镜检查和组织学切片等。他表示:「我希望将来遇到不治之症或其他临床上的挑战时,可以运用在这一年学到的研究方法来寻找答案。我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问题,不断尝试,不怕犯错,以便为病人找到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教育资讯)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