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推出「傑出醫科學人」 培育明日仁醫
2023-07-18 09:45
繼2016/17學年推出深受學生歡迎的「增潤學年」後,港大醫學院再接再厲,在六年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提供嶄新學習軌道「傑出醫科學人」,為有志修讀醫科的學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彈性,可按自己的志趣和能力選擇。
「傑出醫科學人」的其中一項特色是讓學生在「增潤學年」修讀「醫學研究碩士課程」,以便他們在醫科畢業時,即可兼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及醫學研究碩士兩個學位。
在完成內外全科醫學士和醫學研究碩士課程,以及為期一年的醫生實習後,學生將獲得港大醫學院的獎學金支持,在世界知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完成後有機會加入港大醫學院,擔任臨床助理教授。
這個嶄新學習軌道將於2023/24學年推行,為有志從事醫學研究或參與臨床服務行列的醫學生提供不同選擇;配合「增潤學年」的多元學習體驗,培育明日仁醫必備的專業知識、技能及同理心,以應對未來醫療服務的挑戰。成績優異的一年級醫科生亦可申請修讀「傑出醫科學人」,輔以國際體驗、交流機會、獎學金和宿舍住宿等配套及支援,讓學生更靈活地發展其個人目標。
過去五年,共有374名學生在「增潤學年」修讀額外學位課程,約佔醫科生總人數36%;其中213人取得碩士學位(20%)、161人(15%)取得海外學士學位。其他學生亦完成超過230項研究計劃,以及318項多元化的義工及人道救援增潤活動。
「增潤學年」的學習內容非常多元化,包括到海外大學交流或修讀一年制學位課程(學士或碩士均可)、到世界知名的研究或臨床機構實習、參與人道支援或義工服務、在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研究等,讓學生獲得創新、跨學科及國際化的栽培。
「傑出醫科學人」培育研究人才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劉巨基醫生,本身亦是港大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及醫學研究碩士的畢業生。他指出,增修「醫學研究碩士課程」的學生將得到導師及其研究團隊的充分指導,並傳授執行研究項目所需的技術。同時,他們會與其他研究生一起學習,以提高研究能力和知識。當中可包括涉及實驗室技術和動物模型工作(如創建中風動物模型)、臨床相關技術(如進行超聲檢查、學習如何分析神經影像)、及大數據分析等。學生亦有機會參加本地和國際會議,並在這些場合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這是向世界知名的醫學專家學習的寶貴機會,委實難能可貴。
劉醫生續指,增修「醫學研究碩士課程」的學生,可於短時間內掌握醫學研究的基本知識、方法和技巧,並增進對疾病和病理的瞭解,為日後行醫或從事研究奠定穩固的基礎。
「增潤學年」拓闊視野
「增潤學年」讓學生自行設計學習內容,無論是與研究相關、出國留學、與其他國際學生交流,或參與人道支援或義工服務項目,均有助增強學生的個人發展,提升自信、同理心及溝通能力,對日後行醫大有裨益。
透過「增潤學年」的學習體驗,港大醫學院學生的足跡遍及全球45個國家及地區,包括多間世界著名學府如劍橋大學、士丹福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及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另包括多個國際衞生及志願服務機構如世界衞生組織、紅十字會、救世軍及苗圃行動等。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表示:「我們非常滿意『增潤學年』的成效。學生能夠利用這一年涉獵他們從未接觸過的學科或生活體驗,有助他們深入瞭解病人及弱勢社群所面對的挑戰,同時發掘自己的志趣和發展方向。事實上,學生經過『增潤學年』的磨練後,待人接物更見成熟,從醫的決心和使命感更為強烈。」
「增潤學年」學生分享
醫科四年級生:簡嘉俊
醫學研究主題: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
嘉俊在「增潤學年」選修醫學研究碩士課程,以比較傳統免疫球蛋白治療和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為題目,結果發現皮下注射的病人生活質素較佳;病人亦可在家中自行注射,也有助減低醫療成本。其研究結果成為醫院管理局資助藥物的參考數據,如今醫管局已將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納入資助藥物行列,令本港每年以千計的病人受惠。此外,他曾在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領域會議「2023年歐洲過敏及臨床免疫學會年會」上發表另一項有關藥物過敏的研究成果。嘉俊表示:「我很高興我的研究可以改善病人的治療和生活。這一年的經歷更加確立我從醫的志向——要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將來在臨床服務和醫學研究方面服務社會。」
醫科四年級生:林子龍
醫學研究主題:出血性中風研究
子龍在「增潤學年」也選修醫學研究碩士課程,研究題目為出血性中風。他在實驗室裡利用動物模型和細胞培養,模擬出血性中風的情況,並嘗試研製可降低出血性中風死亡率的新藥。在研究過程中,子龍學到很多實驗室技術,包括動物手術、分子分析、顯微鏡檢查和組織學切片等。他表示:「我希望將來遇到不治之症或其他臨床上的挑戰時,可以運用在這一年學到的研究方法來尋找答案。我可以在實驗室裡模擬問題,不斷嘗試,不怕犯錯,以便為病人找到最理想的治療方案。」
(教育資訊)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