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文凭试 中史科攻略|熟读古代史 勿「贴题」增选择弹性

2023-05-04 12:27

中国历史科下周三开考,考核内容和去年相同,包括卷一第一部分由必答改为选答,第二部分选答题的灵活度亦增加。圣公会林裘谋中学中史科主任林明禧认为,新模式下不宜再「贴题」,建议同学熟读甲部,即鸦片战争前的古代史,以及乙部「列强的入侵」及「改革与革命」,相信足以选题;另外,他指考生答题前,应了解题目所提供的史料性质,避免错误解读。就开考时间逼近,林明禧指YouTube有不少中史学习短片,建议同学空闲时可看看,帮助记忆。

记者︰陈艳玲 图:受访者提供、星岛图片库

今年有逾5000人报考中国历史科。
今年有逾5000人报考中国历史科。


今年中国历史科在5月10日开考,共有5493名日校生报考。中国历史科共有两卷,卷一为「历代发展」,属必修部分,当中分为甲、乙部,甲部的学习范围是「上古至19世纪中叶」,即鸦片战争前的古代史;乙部则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即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史。

卷二的「历史专题」,则有6个选修单元,包括「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承传与转变」、「地域与资源运用」、「时代与知识分子」、「制度与政治演变」、「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及「女性社会地位:传统与变迁」,学生选修哪个单元,则根据校情而定。

受过去3年疫情影响,今年卷一的考核内容继续被简化,过往卷一第一部分是必答题,涵盖甲、乙两部分,故考生不能偏读;经改动后,甲、乙两部各设1题,考生只须选答1题,无形中减轻考生的压力。

至于第二部分,过往要求考生在甲、乙部各3题中,分别选择1题作答;经简化后,考生则可从6题中,任选2题作答,增加答题的灵活性。

中史科共有两份试卷,分别占公开考试的70%及30%分数。
中史科共有两份试卷,分别占公开考试的70%及30%分数。


操旧试题 参考示例

圣公会林裘谋中学中史科主任林明禧认为,距离开考日期约1星期,这期间考生除了可做旧试题、整理笔记、参考过往考生表现示例外,如果空闲,或趁乘车时有「空档」,可善用时间浏览YouTube的中史学习影片,透过画面和声音加深记忆。「现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同学可按适合自己的方式温习。例如有同学在聆听方面吸收较好,就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的温习材料,其中YouTube也有不少有关中史的短片,可帮助同学温习。」

就今年的考核内容继续被简化下,林明禧指同学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就不宜「贴题」,以增加选题的弹性。「我建议同学熟读甲部,至于乙部,如果时间不足够,则可拣最熟的课题温习,其中乙部『列强的入侵』及『改革与革命』,过往都是经常出现的课题,所以如果熟读甲部,再加乙部部分课题,同学在卷一第二部分,应该可拣选出4题作答,然后再从当中,选2题问得较直接,或资料呼之欲出的问题作答。」

卷一的第一部分,会提供不同史料,要求考生运用有关资料作答。
卷一的第一部分,会提供不同史料,要求考生运用有关资料作答。


着重分析 小心审题

林明禧表示,近年中国历史科的题目比较重分析,所以同学要小心审题,先看清楚所有题目后,才拣选可发挥得较好的题目作答。「有时同学翻阅试题时,看到自己熟悉的课题,立即见猎心起,一厢情愿以为自己很熟,把所有资料背出,其实未必有分。」

林明禧续说,不少考生过往的失分位,均在于「不太回应题目」或「不明白题目问甚么」,「例如题目问︰『宋朝政制上推行强干弱枝的精神』,但同学却把宋朝重文轻武和其他国策一并写下,以致答案有很多沙石,评卷员自然会把评分级数调低。」

圣公会林裘谋中学中史科主任林明禧认为同学不要「贴题」,才可让自己有更多选题空间。
圣公会林裘谋中学中史科主任林明禧认为同学不要「贴题」,才可让自己有更多选题空间。


单元出题 不同取向

至于卷二,考生须从6个单元中,选择2题作答,而考生所选的单元,则取决于学校所教授的单元。

林明禧以该校教授「时代与知识分子」为例,指该单元以孔子、司马迁、王安石、何启和梁启超的个案研究,考题多会问得较仔细,例如其思想和处世等;然而,另一单元「制度与政治演变」,出题方向则相对直接。

对于目标在中国历史科取得5**的同学,林明禧表示,他们除了熟读课本、多做练习外,还建议他们多看参考书,增加对课题的认识。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