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室|学会爱的语言(二) 跟对方表达「感受」

2022-09-06 12:36

「我觉得你不应用手机!应先做功课!」「玩完这局才算!」暑假匆匆而过,孩子转眼又开学了,这样的对话相信也会不绝于耳。父母及子女每天也在拉锯着,在不知不觉间很容易会磨损了彼此的关系。然而,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才能让说话不像带刺的玫瑰?上篇,我们提到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四大要素中的「观察」,本篇将会承接上篇,分享另一个重要元素:表达「感受」,让大家将心中感受说出来,使对方体会你的心情,从你的角度思考和着想,使彼此较易达成共识。

若果把心中的感受说出来,便能较易引起对方的同理心,不致轻易刺激对方的不快。可是,文章起首的例子明明用了「我觉得」,似乎已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为何听者总是会受伤的呢?因为当我们说着「我觉得」,我们并不是在流露感觉,而只是在表达主观的想法,所以对方难免会因这些言辞触发到负面情绪。因此,区分「想法」和「感受」,便是表达感受的先决条件。

另外,我们也可学习了解自己「想法下的情绪」。在判断和想法之下,我们心里其实总是充斥着各种情绪。例如:当孩子不愿起牀,我们心里的感受是着急,因为校车快来到车站了,恐怕他会来不及上车,所以想他尽快梳洗;当他不肯做功课,我们心里的感受是担心,我们担心和疼心他们回到学校后会被老师责骂。如果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情绪,便可尝试向孩子表达,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心意。

最后,我们可尝试把「观察」和「感受」说出来:「看到你不肯做功课(观察),我感到很担心(感受),因为我很怕老师明天会狠狠地责骂我的孩子。」对方一方面不会觉得自己受到指责而引起反抗情绪;另一方面,对方也会更容易感受到你的关心,和体会到你的心情,从而懂得由你的角度出发,减少发生冲突。

适当的感受流露能促进彼此间的关系,希望各位能「先认清情绪,后清晰表达感受」,与你的子女真诚沟通。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黄筠媛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黄筠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9月6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原文标题为〈学会「爱的语言」(一):说出「观察」避免伤害〉。

图: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家长教室|学会爱的语言(一) 避免伤害孩子

家长教室|敲敲门 拉近亲子关系

家长教室|让子女学会负责任 别再当苦爸苦妈

家长教室|父母凡事干预 影响孩子自信

家长教室|我家有个小霸王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