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室|学会爱的语言(一) 避免伤害孩子

2022-08-30 15:20

每到准备开学的时间,我们的口唇边总离不开「考试」和「课业」。在街上、校门外看见莘莘学子青涩的模样,不禁想起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候的自己并不是优秀的学生,但我坚信「将勤补拙」,凭着努力,也许还能够一圆大学梦。有一次,我在自修室外的走廊遇上我的数学老师:「你唔好咁懒好唔好,喺度行嚟行去!」其实我只是想稍微休息一下,没想到甫出门外,便听到如此虐心的说话。回到家里,又是听到「懒鬼」、「好心你勤力啲」云云的说话,使失意的我再受一刀。难道我「名落孙山」,就不值得被爱吗?蓦然回首,我知道他们是关心我的,但是他们表达不了心里这份对孩子的关爱。

根据研究,人类不论是在遭受「物理创伤」,还是「他人排斥」时,背侧前扣带皮层都会被活化,换言之,物理伤害和社交伤害都会让孩子带来同样的痛楚。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又可以怎样跟孩子表达,才会表达到心里对孩子的关爱呢?

学者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使用「爱的语言」,不要以语言伤害所爱,还要更有效地表达自己。在事件发生时,我们很多时也会以主观,甚至批评的语言来评论他人,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所爱。在上述事件中,虽然明白家人及老师是为我着紧,但其实这些说话也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毫不好受。卢森堡知道,人们一旦感到不满,往往就会作出负面,甚至对人不对事的评论。因此,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步骤是「只说观察」,提醒我们只陈述客观事实,不要加入自身的猜测和标签。试想想,若果他们只是跟我说「看到你这次成绩稍微退步了」,或是「刚才看到你在低头踱步」,然后再加以关心,这样中性和流露关心的言辞,便会不容易刺激对方的反抗和不快;相反,主观的批评很多时也会带有贬义,使人受伤。

总括而言,我们与子女沟通时,可试着只「说出观察」,将焦点放在客观事物上,而不给予评论,便可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黄筠媛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黄筠媛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8月30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原文标题为〈学会「爱的语言」(一):说出「观察」避免伤害〉。

图: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

家长教室|敲敲门 拉近亲子关系

家长教室|让子女学会负责任 别再当苦爸苦妈

家长教室|父母凡事干预 影响孩子自信

家长教室|我家有个小霸王

家长教室|朋友移民怎么办? 教孩子接受离别 学会珍惜当下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