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副校长随笔|行得正企得正 小朋友步姿坐姿要正确

2022-05-10 17:07

从小便学会一个基本的人生道理,就是做人要规行矩步,不可越界,并且明白及遵守礼法。简单来说,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不好「行差踏错」,对得起天地良心。

小孩子自出世起,每一天也在成长,每一天也在不停学习。其实除了为人处世,学习教养与学问之外,言行举止,亦即日常基本的走路,甚或坐姿也同样大有学问。可是很多时候也许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是专科医生,亦不是物理治疗师,故未必有向孩子刻意说明,多加留意。

未知学童是否因太长时间没有外出,留在家中太久的关系,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无论是走路或坐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这虽然看似轻微或不值一提的事,但日子有功,相信会对儿童成长及身体发展有所影响。

有些孩童在走路时,会以脚尖作重心,每步也走得不太自然,俗称「脚踭唔掂地」。脚跟不着地,全身重量便只靠脚板及脚尖承受,不用请教骨科医生,眼见这情况也令人忧心。长此走路下去,恐怕会对学童往后的足部发展有坏的影响。每次发现此类情况,通常第一件事必定会提醒学生要尽力改掉这习惯,严重或劝说不改更会联络家长,予以提醒。

有些学生在课室上堂时,很自然而然地将椅子拉到贴近桌子,自己便好像三文治般「夹」了在椅桌之间。经访问了解,原来学生普遍觉得这样的方法是令人有安全感,感觉好像很舒服的。因为一来可以把双手放在桌子上休息、写字或把头部托起来,二来背部也有椅子支撑。

但每当学生希望站起来外出或回答老师问题时,由于座位与桌子十分贴近的关系,学生于站立时必然需要把椅子推向后方,才能有足够的位置站立。这样除了会发出刺耳声浪外,更大问题是,学童的腰与腿部也在「用错力」,笔者更见过有学生差点把椅子向后推跌,这是十分危险的动作。

遇此类情况,笔者都会教导学生,应该将椅子与桌子保持一定距离。一来不用习惯依赖桌子才能端坐或经常托着头上课,二来如学生觉得疲累,可将整个人向后移动「挨靠」在椅背上。有需要提笔书写时,才将整个人向前移动,坐近桌子写字,这样在起立时便有足够位置,不用靠腰腿胡乱发力了。

其实很多时候都会见到学童在排队或站立时,偶有把一只脚向后踏在墙身上。又或将整个腰背向墙身倚靠,这些林林总总的不正常姿势,我们身为家长或老师也应多作提醒,要小孩从小开始便学会「行得正、企得正」呢!


黄文龙
小学副校长


延伸阅读:

黄副校长随笔|快速检测的烦恼

黄副校长随笔|老师的空堂时间

黄副校长随笔|哪有一天不想你?

黄副校长随笔|反起跑线联盟

黄副校长随笔|复课在望 校园再见?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