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数码失忆 减少依赖搜寻引擎

2022-04-08 14:43

Google效应(Google Effect),又被称为数码失忆(Digital Amnesia),是指人们倾向于遗忘一些可以在网上能轻易获得资讯的现象。其实,这也很合乎常理,既然能随时从Google搜寻器轻易寻找和提取这些资讯,我们又何需特意记下它们呢?

心理学家史芭洛(Betsy Sparrow)曾做一个实验,探讨网络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事先阅读四十项资讯,如「鸵鸟的眼睛比他们的脑子大」等,然后要他们将这些句子输入电脑。其中一半参与者(储存组)被告知他们输入的资讯会被储存在电脑,另一半参与者(删除组)则被告知输入的资讯稍后将会被删除。输入资料后,研究人员便开始测试他们能记下的资讯数量。

结果发现,虽然研究人员没要求「删除组」要记下这些资讯,但他们能回想到的资讯量明显较「储存组」多很多。这现象背后,或许反映人们对即将消失的资讯显得格外留神、重视,因而有较深刻的印象;相反,对已被储存及安放在某处的资讯,则感到安心,认为毋须费神多加注意,印象自然较不深刻。

讽刺的地方在于,在现今资讯爆炸的网上世代,几乎所有资讯和知识都能从网上获得。如根据Google效应的推论,那岂非我们甚么也记不住,亦不用记吗?当然不是。原因有二:

第一,脑袋中载有丰富的事实性记忆,是有助于我们建立解决问题的直觉,而这能力是无法在网上搜寻得来的。如不少行业的专家和顶尖人士,之所以能拥有独到的见解和提出一针见血的解决问题方法,依赖的就是他们将学习的许多事实拼合而成的判断力;第二,避免「元无知」。所谓「元无知」,是指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正如当我们刚学象棋时,可能会觉得玩法很简单。然而这并不是因为这种棋艺真的简单,可能只是我们并未有足够的知识体会当中的困难和自身的无知。

综合以上所说,为了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直觉/判断力和避免「元无知」,我们确需要意识减少Google效应对我们的影响,不要做一个只知道资讯/知识放在甚么网站而完全不知晓它们是甚么的人。电邮:[email protected]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副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教师、课程发展议会学习领域委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4月8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原文标题为〈资讯素养漫谈:数码失忆〉。


延伸阅读:

反思学习风格

分享暑期网上学习资源

生涯规划|如何订立人生目标?

孩子犯错不必怕 从错误学习 激发脑部潜能

疫下教学新常态 Plan B的重要性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