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像探访独居长者 减轻孤独感

2022-03-31 12:44

疫情持续,政府维持多项防疫及社交距离措施,长者作为高危群组,各界呼吁他们减少外出以降低感染的风险,而安老院舍亦全面暂停探访。独居或居于安老院的长者,须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而缺少社交生活更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对于孤立无援的长者,我们应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援,互勉同行。

我校与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简称耆康会)合作举办「疫下同行」活动,学生通过视像探访与长者聊天,在疫情下为弱势社群送上温暖。耆康会为本港的安老服务机构,设立院舍、日间护理中心和长者活动中心等,为长者提供长期照顾及支援服务,以确保长者安享晚年,并积极与各界建立互相关怀和尊重的社会。

学生在视像探访中,以制作投影片、点播、讲故事、生活分享等方式,与耆康会的长者互动,隔着荧幕送上关心和欢乐。是次活动通过跨年龄的协作、交流,宣扬敬老、爱老及尊老的文化,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实践助人助己之精神。学生不但能增进与长者沟通的技巧、掌握相处之道,更能从他们身上吸取各种宝贵知识和经验。

另一方面,长者能从学生身上感受到时下年轻人的正面价值观和态度,包括「关爱」、「互助」和「同理心」等,通过互相学习建立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联系,促进长幼共融。

香港正面对人口老化的问题,长者数目不断上升,安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笔者认为,若学生懂得与长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甚至在学习历程中施以援手,将来也会懂得关心社会群体、贡献自己造就他人。

我校一直鼓励学生设计乐龄科技产品,以长者为目标群众进行创意发明,从而改善长者生活,藉此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及关心社会的态度。以往不少长者对科技感到抗拒,是次疫情制造了机会让他们接触和适应科技。长者借助科技解决日常需求、与外界取得联系,有效改善生活质素和保持身心健康。我们应组成一个全面的互助网,让长者可以得到充分照顾、安稳地生活,创建一个和谐和跨代共融的社会。电邮:[email protected]


李建文
作者为天主教慈幼会伍少梅中学校长,从事教育工作逾廿载。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3月31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原文标题为〈疫下同行〉。


延伸阅读:

走向未来 中学引入创新课程

暑假提早开始 为学生准备多元化活动

香港战疫自学网 推过百中小学免费课堂

创建中文学习环境 专业支援非华语生

与医护同行 伍少梅中学校长:抗疫故事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课题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