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学林|传统(下)
2022-04-06 12:25
人大了,终于明白童年的「心灵出口」,其实更多时是自己犯了错对神有所请求,或是诸事不顺祈祷天父给我指示,在在都是不安本位的苛求。创业前有个前辈对我说,以后你会不信一般宗教了,你要开始找师傅睇风水了。我问,为甚么?他说,以前你是打工仔,信仰上需要「老板」,现在你就是「老板」了,要睇风水、要睇自身命盘,你会开始信自己。营商创业,九成九是睇风水。
我没有因为这番对话而摒弃信仰,但更多时候我逐渐明白到,找寻内心的安静和舒适,回归到最不妄求、最不请神为我办事的纯粹,才是最心安理得的状态。于是,新年按妈的习俗,要煮上一大盘敬神酒菜,年廿九凌晨过后回到故居还神还佛、烧衣膜拜,她嘱我双手合什,诚心一意。我唯唯诺诺,不敢有求,知道「心诚则灵」四字,「心诚」是本,灵与不灵,已是过于所求,人一旦有所过,就必有所失。我想起分校开幕前,原意是不办琐碎仪式,于是问一位老前辈有甚么折衷之法。他说,仪式要办,但办得自己安心舒服就好,不必太拘泥于时辰礼节,谨记四字:「诚心无敌」。
创业多难,人愈经磨难,对神力就愈多非分之想。但奇怪地,很多时候驾车经过庙宇,或是对于一些传统习俗,竟然愈多感通。这份感通无关迷信,而是安于心中的舒适,我知道对任何的神都不应有求有请,因为更多时候自己还未及格,天道无亲,哪会对你有所待遇?刚好课上教《论语》之言,学生问我为甚么孔子罕言性命天道,而其实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对天道的参透。在天意之前,还是先尽了人事吧!
新年习俗很多,但利利是是,祝福话语一句不嫌少,传统心意令人有了正向力量,毕竟灵与不灵难以验证,但心安是当下确切的感觉。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在我枕头下放了红包,不同的是我没有移走的想法了,母亲放下了心事既感安慰,我又如愿收获满满的祝福。两者心安,已然无价。
林溢欣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中文科补习名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4月6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