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乱世下的三点想法

2022-03-07 12:29

疫情尚未见顶,香港人活在恐惧之中,空气中除了病毒,还有死气沉沉的气息。记忆中没有见过街上行人疏落如此,先是晚上街灯亮起,但最繁忙的路段依然人烟稀少。抢药、抢快速检测包、抢粮,港人疲于奔命。放眼海外,乌俄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以为打仗遥不可及,但原来经过网络、新闻的照片、影像推送,一切血腥近在咫尺。二○二二年才刚开始,「和平」、「健康」两个最平凡不过的祝愿,竟然开始动摇。这段时间很多学生问我,这样的时局应该如何自处,我想了又想,归纳数点与大家分享:

一、保持求真的精神。资讯愈发达,讯息愈多虚伪不实。关于甚么药可治病,关于病毒如何传播,这段日子以来耳闻目见太多矛盾的资讯。但看见「矛盾」其实是好事,因为证明自身有广泛的阅读。所以,要先有广泛资讯,出现「矛盾」,再进行比较核实,最后才能有真实的结果。时局乱,必先耳清目明,除了自己生活好过之外,还不必为世界再添烦添乱。

二、保持求学的态度。乱世之中,更加要多读书。战争背后,是两个有待厘清的文化、历史问题,其中关于帝国、极权等讨论,亦至关重要。读得愈多,愈能理解所有事物发展的脉络,不是单纯一句「因为权力」、「因为面子」,背后有更多的命题值得考量。例如乌克兰历史,可读《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当年日本侵华,南京告急,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中央工业学校内迁重庆,联合办学、师资共享,学者依然辈出。可见乱世之中,学术断不能止。

三、想想别人的心态。考评局中文卷二曾问及「想想别人」,时局未明,更加要尽己所及,对身边人伸出援手,同时学懂宽怀待人。「想想」,即是有此念头,人一有此念,则心不易有怨怼,已属难得。但如在「想想」之外,还能有所行动,推己及人,「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蜡烛」,为人燃点光明,则更难能可贵、更应该需要掌声、更需要予以肯定。

我依然相信所有坏事都有完结的一天。视乎如何定义,也视乎自己心态。同舟人,互相谅解、扶持,愿我们走到最后,依然平安快乐如初。

电邮:[email protected]

林溢欣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中文科补习名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3月2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原文标题为〈乱世下的三点想法〉。


延伸阅读:

教育专栏|鱼你同行 
 
教育专栏|人生的「不可能」 

取舍之间 
 
疫情影响部署 林溢欣:我的人生注定与运气擦肩而过 

林溢欣专栏 中新学林|幼承庭训(下)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