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寄宿学校优点 青松中学校长蔡子良:让学生独立处理问题

2021-12-06 11:28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香港地少人多,想找一个理想的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香港设有宿舍的中学更是寥寥无几,而该类别的学校大部分都是相当有历史的传统直资名校或国际学校,学生接受宿舍服务要付上高昂的费用。由于香港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本地有极少数的津贴文法学校设有宿舍设施。在这些津贴宿舍,由于政府给予资助,学生毋须缴付昂贵的宿费,便能享受寄宿生活。该些设在学校内的宿舍,不仅是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食宿的照顾,更着重培育学生在自理自律、群居关爱上的成长。

这些设有宿舍部的学校,老师及宿舍部的舍监和导师无缝协作,为宿生提供寄宿服务。学校教育服务与宿舍膳宿服务已同为一体,互为补足,互相承传,学生在学校及宿舍双管齐下的方式教导中,经历不一样的成长。宿舍提供一个催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学生要独立处理问题,并学习与人沟通和建立人际关系,以建立互惠、平衡、尊重的持久关系。当学生能在一个互爱互谅、互相支持的互动环境下成长和学习,将来必能成为有承担、具梦想的人才。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常常被称为「港童」。由于他们自小由家人或家佣全天候照顾和溺爱,故此造成自理能力、情绪智商和抗逆力偏低的情况。此外,他们亦较自我中心及欠缺同理心,未能顾及他人的感受。造成「港童」现象很多,但综合起来可归纳成以下的原因:

一、家庭组合的变化:近二十年的香港家庭,主要为三至五名成员的核心家庭,独生子女的比率高。由于没有兄弟姊妹,从小没有机会学会和实践分享、竞争、争论、讨论及妥协等沟通技巧,故此习惯独自成长,以自我为思考的出发点。

二、家长过度投放资源:由于香港家长的子女数目不多,故此他们会投放大量资源于子女身上。除必需品外,家长能负担得起的东西,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消费物品等,也能提供给予子女,亦因没有其他同辈与他们竞争,因此往往会发展他们自我中心的性格。

蔡子良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香港道教联合会青松中学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2月6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原文标题为〈另类教育平台(上)〉


延伸阅读:

津中乐道|一起为家 输入正向能量!

What is your superpower?

津中乐道|疫下全方位学习的变与不变

津中乐道|学会抉择走属于自己的路

津中乐道|优化高中科目拓阔学生视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