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教育】拆解情绪的密码

2020-10-21 11:13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能力愈大,责任愈大。」是《蜘蛛侠》中的名句。责任愈大,压力也可能愈大。任何人都有面对压力的时候,耶基斯的多德森定律指,适当的压力可刺激行为动机,成为提升表现的推动力,而许多人处理压力时,并未有这种转化。今天,我们以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多元活动及静观四个密码来拆解情绪与压力。

改变思维化解压力

「认知行为」的理论解释了我们的思考方式会直接影响情绪,原因在于每个人也有自己专属而不自觉的既定思维及价值观,当潜意识觉得自己不及别人能干、别人不喜欢我、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便是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来源。

例如母亲觉得小儿子不及大儿子聪明、上进,比较了二人的学业成绩及老师写下的评语,便有意无意地说︰「你看,哥哥真聪明呢!」这种比较在日积月累下,会逐渐令小儿子双倍比哥哥逊色,而为了证明自己,小儿子刻意努力,从而补偿自己觉得妈妈认为自己不及哥哥、觉得自己无用的负面价值观,并成为小儿子的压力来源。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扭曲的信念和概括性思维也会令我们思想倾向负面。

概括性思维——他不跟我打招呼,一定很讨厌我。这种扭曲的观念及概括性思维会在我们面对压力时,无声无色走出来减低我们的抗压能力。既然压力的来源往往来自对自我价值的批判,因扭曲的思维引起,我们应从改变思维模式入手,以解决压力。

若我们自觉思维偏向负面,面对压力时,我们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有负面情绪,承认自己在压力下有扭曲的抑郁情绪,以「停一停,谂一谂」来对付概括性思维,例如︰他不跟我打招呼,可能是认不出我,我可以主动跟对方打招呼。我们可以运用逻辑思考,透过改变思考模式,协助自己走出死胡同。当我们的思维不再走向负面,就可避免处于负面情绪。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放下矛盾重建关系

有时人际关系会带来压力。当彼此的期望不同,经常处于情绪压倒(Emotionally over whelming)状态中,必然令彼此喘不过气来。在疫情期间,相信大家也察觉到︰过度参与的情绪、对别人十分严厉、多争执等现象。

比如妈妈期望爸爸回家第一时间脱下鞋子,入屋后立刻洗手及换上乾净的衣物,但当爸爸做少中一项,妈妈就认为爸爸自私。这些争执及期望的差距,会引致人际关系的不安,并成为压力的来源。

身分角色的转变,亦会带来压力;因为疫症,妈妈变成廿四小时全职保母,负责照顾孩子起居饮食,跟进孩子网上学习及所有功课,劳心的事堆积如山,因转变而形成压力。

另外,人际关系中的缺失,也会衍生负面情绪与压力,如家人离世、被隔离,甚至移民,很容易泛起人际关系的不安。

解决因人际关系而带来的压力,可以透过重建关系及沟通化解;沟通的重点在于包容及接纳大家的矛盾,我们可以只说两个重点:

(一)我觉得你怎样想,我觉得你明白我的地方;

(二)我猜你有甚么想法,我明白你有这种想法的原因。

当彼此愿意放下情绪去沟通,不批判,不争论对错,正是走向重建关系的开始。

保持兴趣平衡思绪

有系统的生活及作息时间表,是保持情绪健康的重点。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中,适当的作息、工作及我们感兴趣的活动,能令我们感觉安全。疫情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正常的活动时间表被破坏,抗疫期间,不可突然减少睡眠时间,或突然大幅减少一向保持的运动量。我们要尽力保留属于自己的宁静时间「Me-time」,适度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是运动、烹饪或看连续剧。因为保持情绪健康最重要的是给予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及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时间表。

当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可以放松绷紧的思绪。平衡而有规律,配合多元活动的生活,能协助我们纾解压力。

若有人觉得以上提及的三个方法还不足够,大可尝试时下流行的静观减压法;透过导引或图像,有目的地放松身体肌肉,注意自己当下的呼吸,注视自己身体的感官和感受。透过留意、接受自己的感觉,不批判自己的情绪,集中于活在当下的感觉来消减压力。

接纳自己活在当下

静观也可配合感恩去练习,例如我看到一位小孩天真地对着我笑,我心存感激;看到绚丽的日落,我心存感激,而心里只集中于当下的感激。

总括而言,改变思维方式,不批判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规律的活动时间、静观并心存感恩,是拆解情绪密码的诀窍。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重点在于明白情绪及压力来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六之三)

文︰善牧会玛利湾学校林泳施校长、李家豪老师、玛丽医院精神科部门主管陈国龄医生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0月21日教育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