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回味中秋

2020-10-01 14:16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眨眼间,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初,大小饼家和茶楼酒馆均张灯结彩,展现大型辉煌的花牌,购买月饼的顾客络绎不绝,其门如市。年幼时,家境并不富裕,但父亲定会供月饼会,在节庆前一星期取来十多盒月饼。当年的月饼以纸盒盛载,那七彩缤纷的盖面展现出节日的特色。除了月饼外,还有两个精致的小花篮,内有甜香的花饼。中秋前的三数天,父亲下班后会将月饼逐一送予长辈亲朋,多只剩下两盒作自用。

除了饼铺酒楼,纸扎香烛和玩具文房的店铺亦车水马龙,因为家家户户的孩童都会提灯玩乐。昔日没有塑胶花灯,亦没有荧光闪棒,全都是竹篾纸扎,款式繁多,有杨桃、白兔、金鱼、蝴蝶、飞机;而最普遍的算是风琴式的灯笼。百多个林林总总的灯笼悬挂在店铺内外,美轮美奂,夺目耀眼,真是目不暇给!

在中秋节快将来临时,很多家庭都会为家居作点布置。父亲也不遑多让,他在窗旁拉起电綫,套上灯泡,然后再挂上一连串的灯笼。由于家住廉租屋邨,不少住户都有悬挂灯笼的习惯,因此营造出很浓厚的节庆气氛。

早于中秋节前一星期,屋邨走廊和空地已有很多孩童提灯点烛,成年人在看顾子女时则闲坐聊天,自然地建立了邻里的情谊。

及至中秋当晚,各家各户吃过饭后,多会祭天拜月。中秋食品种类繁多︰红柿绿柚、橙橘青萍、黄蕉黑芋、杨桃提子,还有菱角和最重要的主角「月饼」。有些楼层的街坊把枱桌搬到室外的空地,连接成一张长长的祭台,各自放上饼食果品,一起「拜月光」。赏月的同时,又共尝彼此的美食,噄着那杯清香热茶,感受到那份关爱共享的邻里情。

时代变迁,城市人的生活模式转变不少,加上社会问题的困扰,以往中秋的情景已经随着岁月消退于无痕。欲要重拾昔日中秋的那份情怀,相信只是个人的遐想;只能靠着回忆才能得以回味,或可在梦中重现!

麦耀光
作者为厂商会中学校长,从事中学教育工作逾三十载。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9月30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