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从四个象限看本港价值教育

2020-09-29 16:24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专责小组刚提交课程检讨报告,当中提出优先推行价值观教育。学校现行以坚毅、关爱、诚信、尊重他人、责任感、承担精神、国民身分认同七个价值观为学习重点,加上校本的宗旨理念和坊间多元的正向教育、生命教育、品德或品格教育等。价值教育可说是五花八门,正向教育及生命教育是当下潮流。

笔者早前研究指出,基础教育ASK(态度、能力和知识)割离,走向碎片化;国际社会倡议评估促进二十一世纪素养学习,以成效为本评估,推动学与教及目标作无缝衔接,本地实践焦点于易于评估的明辨性思维能力学习,价值教育备受忽视。当前国际社会均倡议新一代要拥有适切的核心素养,以面对VUCA变幻年代。然而,笔者察觉本港跟随国际发达地区,以类近的价值内容与思维方法学习,产生类近的结果。

笔者就着本港处身于两个文化与核心价值截然不同,中美两大系统角力,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国两制」情境,建议先从自我、他人、系统和后设思维(Self, Other, System, Meta)四个象限分析价值教育,探讨未来当学甚么、为谁而学和如何学。过去十年,七个价值元素分散于各领域学习:坚毅属个人素质育养;关爱、诚信、尊重他人、责任感、承担精神倾向从个体与他人交往中学习;国民身分认同则从系统象限看价值,多从学科与内地交流过程中培养。通识科多以社会时事议题作学习,媒体涉足其中,个人象限引入自由与人权;他人象限引入公义;系统引入民主等价值追求,国民身分认同渐被排拒。现存基础教育欠缺后设宏观、鸟瞰抽离的价值元素,七大价值焦点于从他人象限,无意识与松散地运作。

价值教育为谁而学并不明确。香港回归以来,作为国家赋权及高度开放的「一国两制」独特小系统,治港人才当有别于任何地域。可惜主流价值教育趋向为国际育才,欠缺刻意推行切合于本港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与人才育养。作为大国竞争之中介小系统,我们急需跨越系统,鸟瞰大局,从历史文化寻根,培养能客观抽离及弹性变通,追求安全、健康、幸福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视野与胸襟。

梁丽婵
作者为学友社理事会理事及资深教育工作者,专注学与教成效及课程设计等研究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9月29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