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历史就是回忆
2020-10-16 10:34
最近拜读郑培凯教授的散文集,有一篇文章谈及沙士时之香港情况。当年的疫情和这一年之抗疫自是相似。但原来除了全城戴口罩,一些人们认为这次疫情才兴起的事情,比如学生隔着电脑荧幕听课、人们逃逸至郊野公园避疫,早在沙士之时已经出现。今次疫情,也许这些行为的规模有所扩大,但却并非新鲜事。 故俗语有言,太阳之下无新事,翻开史书,虽然科技和文化不断进步,但因人类之共通性,类似事情还是会重复发生的。文明和伟人的起伏跌宕,中西古今皆然。研习历史正正能让我们不会大惊小怪,陷于无知,甚至因应过去经验作出应对。
然而,总有一些人「谈史色变」,谈起历史便觉得无聊,觉得陈年旧事不值一提,向前看更好。但与此同时,当你和他们谈起童年趣事、创业辛酸,他们却会双眼发光,恨不得一直缅怀过去,把酒话当年。同是过去,为何人们对自己的回忆和历史有双重标准呢?
既然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回忆,那为何却会忘掉历史呢?原因很简单,那便是人们觉得历史和自己无关,但回忆却是构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忘记。故此,欲要推广历史,便要把历史和人们连结起来,令他们明白身边一切都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来。当历史是人们的集体回忆,即使不用推广也自然能流传下来。
举例而言,历史博物馆的「香港故事」展览,其设计便将我们连结到香港历史中。远古时期的地貌及生态太过遥远?展览就指出香港各地如东平洲、赤洲等依然保有传统地貌的地方,让我们明白一切都发生在香港的土地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和现在相差太大?展览就通过大量实景布置甚至原装景物,让大家亲历其境。古迹文物、语言习俗,乃至你自己的家族由来,一切都可以追溯,令历史变得亲切起来。
「香港故事」展览翻新在即,希望大家趁还有机会早日参观,漫步于历史长河中,寻找自己和历史的关连。
周正贤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成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0月16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