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落区访长者 冀优化支援助居家安老

2023-09-16 00:00

特首李家超昨天到荃湾,就下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收集市民意见,从其深入公屋及两间长者服务机构中心,以探访长者为切入点,可见其非常重视退休安老政策,希望透过聆听长者和照顾者的意见后,进一步优化现行措施,改善长者生活,并对照顾者提供适当支援,缓减情绪压力。
听取民意后检视现行措施

这是李家超开展今年施政报告谘询以来首次落区,虽然落区时间因早前恶劣天气被逼推迟约两星期,但李家超仍按原定安排到福来邨听取基层意见,而此行更是锁定以长者为主要探望对象,透过接触不同年龄群组的长者,包括行动不便、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了解其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及使用当前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感受和想法,让其能检视目前退休安老政策和长者服务,有哪些措施可以「做深、做广」,凸显其非常重视长者照顾政策。

当局如此着重长者问题,皆因本港人口老化日益严重,去年65岁长者突破150万大关,即每5人便有1人是长者,根据统计处推算,到了2037年长者人口将高达258万,即每3人有多于1人是长者。长者人口持续增加,伴随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照顾长者,当中不乏患有三高慢性疾病,可是安老院舍不足,须家居安老并由家人照顾,由于照顾者长期缺乏支援,以致压力爆煲,频频衍生伦常惨剧。

李家超通过与长者和照顾者交流,让用家大谈一些服务用后感受,从而宣传上一份施政报告为长者提供更贴心便捷服务。例如李家超在探访公屋一名曾中风的92岁黎婆婆时,其两名逾60岁子女大赞「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社区券),让黎婆婆获得更好照顾和接受适当训练。李家超去年在《施政报告》中提议将社区券恒常化,并分阶段将名额由8000个增至2025-26年度的1.2万个,让更多人受惠。

社区券是让持券人士,可凭券在261间非政府机构及私营机构负责营运社区券的服务单位,选择单一日间护理中心服务(中心为本)、单一家居照顾服务(家居为本)或混合模式服务,让正在轮候资助长期照顾服务及院舍服务的长者,可以共付形式获得社区照顾服务,包括护送、陪诊、复康运动、家居清洁及日间照顾等,政府再向单位以实报实销形式发还津贴。

长者未必可以头脑清醒地向特首提出诉求,主要是靠照顾者或长者照顾中心前线职员提出,例如黎婆婆的一双子女均已退休,完全靠积蓄维持母亲的生活,期望政府能调整政策,加强对照顾者的支援,正正道出很多照顾者的心声。即使李家超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将照顾者津贴恒常化,津贴金额由2400元增至3000元,但只适用于残疾人士,令很多人无法受惠,社会有声音要求政府降低申请门槛。
设支援热线助照顾者纾压

平情而论,照顾者支援服务不足,但支援未必一定要大增津贴金额和受助名额,可以利用暂时照顾服务,让照顾者有喘息空间。加上当前政府财赤严重,卖地收益不似预期,增加社福开支是不现实的做法。因此,李家超强调关爱队在守望相助发挥很大作用,尤其在刚过去的台风和暴雨期间,关爱队探访了超过3000个家庭,提供几百项服务协助居民,故会继续推动关爱队服务社群,并即将推出照顾者24小时电话热线,也会提供网络平台整合相关资讯提供支援。

社会期望特首在往后落区时会继续听取长者和其他市民意见,在撰写新一份施政报告时决定如何优化现行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开拓新服务,以满足更多长者的其他需要。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