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点人头」 中小学抢生免缩班

2023-09-13 00:00

教育局「点人头」在即,中小学仍为招生,避免缩班杀校而疲于奔命。
教育局「点人头」在即,中小学仍为招生,避免缩班杀校而疲于奔命。

中小学适龄人口结构性下跌,教育局后日将到全港中小学点算学生人数,学界严阵以待。有东区的小学校长坦言,区内情况严峻,即使叩门位减半仍不减「音乐椅效应」;有屯门的小学校长则指,即使新来港学童入学数字上升,对学校收生恐只是杯水车薪。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朱国强透露,有中学全力招收插班生,冀「点人头」后维持开办3班中一,小学更通过内地补习中心招生。
教育局每年在9月中,到全港中小学点算实际在学人数,以调整学校核准开班数。随着学龄人口结构性下跌,各区陆续出现减班潮。东区一直是收生不足的重灾区,虽然今年帐面只减2班小一,但区内救世军中原慈善基金学校,由1班变「0班」与邻校合并,而上学年东区减少的小一班达8班之多。
新来港学童增 帮助不大

中华基督教会基湾小学(爱蝶湾)校长黄静雯形容,区内小学收生情况严峻,「有些家长报读直资或私立小学,临近开学才放弃官津学位,一些受欢迎的学校便可取录候补生,其他学校则流失学生。」她指「音乐椅效应」影响规模较小的学校,虽然区内有小学合并,纾缓学额过剩,但亦响起警号,「区内学校现在都减少超收学生和叩门生,尽量保持学额稳定。」

除了本地出生的学童,本地学校亦取录从境外移居的儿童。教育局早前向沙田和屯门区议会,提供转介新来港学童入读公营中小学的数字,今年6月和7月分别转介23名和62名新来港学生,入读沙田区的公营中小学;上学年获转介入读屯门区中小学的新来港学童则有94人,较2021/22学年的33人多近2倍。

屯门的圆玄学院陈国超兴德小学,校长赖子文指,区内未来数年会有发展项目落成,学生人数或回升。但他坦言,即使新来港学童数字上升,对学校收生帮助不大,「反而取录一些南亚裔学生或有帮助,他们的亲友关系很紧密,取录了一些南亚裔生后建立口碑,或会吸引他们的亲友入读。」
通过内地补习中心招生

教育局早前宣布,将根据最近两个学年的核准开班数,决定中学的班数上限。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朱国强透露,有南区等收生不足重灾区的中学,在开学后仍为收生疲于奔命,「本来学校获派3班,但部分新生在其他学校叩门而流失,令学校跌至开3班的标准以下。在新推行的中学开班机制下,若学校连续两年只开办2班中一,之后只能2班封顶,有学校目前正努力招收插班生。」

小学方面,朱国强指部分学校亦奇招尽出,包括通过内地补习中心招生,「这些小学来自各区,黄大仙、南区都有。」他指学龄人口结构性下跌,相信明年更多学校小一获派「0班」,面对「杀校」危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