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成立物流园公司 保香港枢纽地位

2022-10-12 00:00

香港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闻名的转口港,贸易及物流业一直蓬勃发展,作为四大主要行业之一,在二○二○年占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九点八,并雇用了百分之十六点九的就业人口,在二○一九年以前二十年一直是四大主要行业中对本港经济贡献最大的行业,直到被金融服务业取代。

香港物流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土地短缺问题。香港港口由早期的出口港慢慢转变为一个转口港,目前约有七成吞吐量来自转运业务,转运业务需要大面积的堆场以暂时存放到港的货柜;而空运货运代理公司需要运作空间以处理卸货、载货、仓储及包装等程序,和运行安检设施以满足国际民航组织对未知托运人的空运货物百分百扫描安检率的要求;近年兴起的第三方物流的营运商会提供增值服务,包括品质检测、标签、具备温度控制的仓储等,这些物流业的发展全都需要土地。

根据团结香港基金二○二○年的研究,香港港口的堆场面积与货柜吞吐量比例于世界十大港口中倒数第一,香港机场物流空间面积与空运货物吨位比例位于全球十大货运机场中的最低水平。后勤用地供不应求,导致所谓棕地的出现,在一千四百一十四公顷有活跃经济作业的棕地中,有六百五十一公顷由物流相关行业占用。在不远的将来,新界有八成棕地很可能会被重新发展,现有营运者将需要重置作业,土地短缺将会变本加厉。

现时用作物流后勤用地的政府土地一般是以短期租约形式出租,租期三至七年,其后按季续租,政府亦有机会不定期重新招标。可使用年期对物流业界而言是过短和不确定,严重影响物流业营运者的经营。以货柜堆场为例,往往至少需要投放数千万元成本兴建,在原租约期内回本已经非常困难,若然重新招标而又未能中标则有机会血本无归,更遑论会有人愿意投资引入新科技,以提升效率,长远大大影响香港物流业的发展。若以私人土地作物流后勤用地,则需要向城规会申请规划许可,再向地政处申请短期豁免,并缴交费用,程序繁复费时,亦都不能保证可以长期使用该等土地。

参考科技园模式

二十年前,香港港口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今日排名第九。二十年前,香港科技园公司正式成立,提供先进设施及全面支援,驱动科研和高端生产,全方位促进创科生态圈的蓬勃发展。今天科学园占地二十二公顷,建有二十三幢大楼,总楼面面积超过四百三十万方尺,容纳了九百家科技企业,研发人员超过一万一千人。环保园于二○○七年正式开始运作,占地约二十公顷,环保园及其基础建设由政府注资兴建,旨在以业界可负担的租金,提供长期土地,以促进和鼓励回收再造业投资先进的技术及增值工序。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香港物流业面对的问题除了是土地供不应求外,还同时欠缺通盘计画、落实执行,以至后续管理,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积极参与是必须的。当局可参考科学园和环保园的模式,成立「香港物流园公司」,注入土地和资金,兴建基础设施,引入专业管理,以可负担租金提供长期土地,提供全方位支援计画和项目,推动物流业发展,力保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易志明 立法会航运交通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