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疫下未通关难北上考察 校长:「云游学」或可替代

2022-09-21 00:00

教育局昨安排几十名中学校长及教师体验「云游学」,以实时直播方式,由导赏员引领参观河南博物院。
教育局昨安排几十名中学校长及教师体验「云游学」,以实时直播方式,由导赏员引领参观河南博物院。

(星岛日报报道)新冠疫情持续逾两年,本港与内地未通关,令游学活动停顿。几十名中学校长及教师昨率先体验「云游学」活动,以云端直播形式参观河南博物院,由导赏员「隔空」引领认识多件镇馆之宝,并体验模拟考古活动。对于设有内地考察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有师生认为「云游学」在通关前或可替代,但互动交流有限,效果始终不及实地走访。 
教育局昨安排几十名中学校长及教师参与「云游河南博物院」教师体验活动,通过云端实时直播,走访馆内常设展「泱泱华夏,择中建都」的多个展馆,涵盖新石器时期至宋金元的多项珍贵展品。导赏员向师生介绍多项镇馆之宝,包括仰韶文化文物「彩陶双连壶」、商代甲骨文、西周晚期的「玉柄铁剑」、春秋时期的青铜酒器「莲鹤方壶」等。
跟拍导赏员直播解说

「云游博物馆」全程以跟拍形式拍摄,师生犹如跟随导赏员在馆内游走观展,「驻足」于展柜前细听解说。馆方亦以特写镜头,让师生一睹文物细节。其后的实作环节,师生利用「洛阳铲」模拟考古发掘,亲手把埋藏于「考古盲盒」的仿制文物「出土」。

今次「云游学」活动由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主办,安排港澳学生在疫下游学多个内地省市。本港承办机构安排浙江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及江西博物馆的三场「云游博物馆」,另设以节气为主题,涵盖北京、河南、江西的六条「云游学」路綫,除了参观奥运场馆、洛阳城等地,亦安排脸谱、客家擂茶等现场体验。

疫情令本地与内地未能通关,中学游学活动停顿,尤其取代通识教育科的公民科,新设的内地考察安排恐受影响。身兼中学校长的立法会议员邓飞坦言,「云游学」无疑是未能通关下的替代安排,促请当局在年底前,交代是否藉此替代实地考察,但他认为始终有局限,「最大限制是无法与当地师生及民众面对面沟通,欠缺热度与真实接触。」
促年底定公民科考察形式

创知中学过去两年筹备的内地游学,均因疫情而无法成行,校长黄晶榕称,将优先安排修读公民科的高中生,不迟于中六上学期完成内地考察,「如明年十月国庆前都来得及,再晚便影响他们备试。」他认为「云游学」在互动上确有限制,但疫下亦别无选择,形容是「有总好过无」。

体验「云游学」的中四生蔡同学,认为安排与亲身参观博物馆无异,但始终有距离感,「亲身参观可以看文字解说,现在只能靠听,亦不能按兴趣去看特定展品。」她期望公民科内地考察能以实地形式进行,有更深入的思想交流;顺德联谊总会梁銶琚中学中史科主任莫少初建议「云游学」加入互动元素,譬如学生「睇片」外可即时对话,或解说上多联系到日常生活,增加学习趣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